×

Loading...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成为向美国硅谷输送毕业生第二多的大学


美国公司Startup Compass Inc. 2015年的报告称,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成为向美国硅谷高科技公司输送毕业生第二多的大学。

University of Waterloo’s graduates are the second-most-frequently hired in Silicon Valley behind students fro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according to a 2015 report by StartupCompass Inc.


根据往年媒体报道,滑铁卢大学是向美国硅谷高科技公司输送毕业生第三多的大学,第一是加州伯克利大学,第二是斯坦福大学。


主要是因为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带薪实习系统(Co-operative Education),简称Co-op。这是一个让你先吃饱肚子,再追求理想的金矿系统

带薪实习(Co-operative)是滑铁卢大学最大的招牌,Co-op简单的说就是半工半读,学知识,长经验的同时,还可以在经济上自立。大部分Co-op学生们在5年的本科学习过程中,8个学期上课,6个学期实习(双学位专业上9个学期课,工作5个学期,)通常是实习和学习间隔着进行,没有寒暑假。一年分3个学期,每个学期将近4个月,顺利的话4年零8个月本科毕业。到毕业的时候,已经积累了2年的工作经验。


据不完全统计,滑铁卢大学计算机工程专业(Computer Engineering)简称CE,今天毕业的学生,大概50%的学生拿到美国高科技公司全职工作的雇佣合同(Offer)。

明年即将毕业的滑铁卢大学计算机工程专业的学生,全年级大概150人,这次找实习工作,也大概有50%的学生拿到美国高科技公司的实习offer,其中有10人拿到facebook的offer。今年912月的这次实习将是他们的第六次实习了。


滑铁卢大学计算机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一般是4-5个学生一组,有的小组的同学,这次全部拿到美国高科技公司的实习Offer。我儿子他们小组就是这样。


同学A,中国留学生,第四次实习在英伟达NVidia,第五次实习在西雅图微软公司,都是做硬件工作,他收到这两个公司邀请再次回去实习的offer


同学B,中国留学生,第五次实习在硅谷A9公司(亚马逊的分公司,专门做搜索的),这次第六次实习准备到滑铁卢谷歌实习,月薪6000加币,16周合计给房补9000加币。(滑铁卢房租这么便宜,给这么多房补,爽~)他之所以不去硅谷Google总部,是因为他想毕业后,留在滑铁卢谷歌,然后申请加拿大移民。


同学C,中国留学生,这次报了西雅图亚马逊公司Amazon ,在面试之前,Amazon让所有申请的学生,在一个大教室里做编程题,该同学答题100分,每月工资额外加1000美金,一般学生普通标准实习工资是6500美金加每月2500美金房补(或者选择住公司提供的住房)。


同学D,中国留学生,女生,第五次实习在硅谷苹果公司Apple,收到公司邀请再次回去实习的offer,所以第六次实习还去苹果公司,准备毕业留在苹果公司。


新鲜出炉:部分滑铁卢大学实习生工资

美国谷歌,月薪6667美金,16周房补合计9000美金。包吃,提供自行车,免费按摩等。

滑铁卢谷歌,月薪6000加币,16周合计给房补9000加币。

Facebook今年给滑铁卢大学实习生的月薪提高到8000美金,包吃,包住,包机票,还组织他们旅游。

Airbnb(共享私人住房,旅行住宿网站,市值估价250亿美元),每小时40美金,房补每月4000,包吃,如果加班会有加班费。实习四个月还能拿到Airbnb网站上500美金的钱,可以订房消费,每个月有100美元交通费。(曾有实习生,16周加上加班费,赚了5万多美金)

Yelp类似中国的大众点评网,月薪7800美金,每月房补1500美金。

LinkedIn(微软262亿美元收购)每小时45美金,每天8小时,月薪大概8000美金,包吃,包住,如果加班有加班费。

Uber优步月薪7500美金,每月房补1000美金。有加班费。

Pinterest,主要客户群是中年有钱妇女,80%用户是女性,所以比较喜欢招女生实习。第一次实习月薪8000美金,加房补,第二次返回实习,月薪1万美金,加房补。

A9是亚马逊下属的搜索技术团队,月薪7100美金,外加每月税后1750的房补。

Social+Capital Partnership(是滑大 EE 毕业生 Chamath Palihapitiya 创办的风险投资公司,投了很多高科技企业),下面N多家金融,医疗,社交等创新公司。月薪8500美金,外加房补,包吃。工作轻松有趣,无需加班。

纽约PlaceIQ,是基于地理位置大数据分析的移动广告初创公司,实习工资35/小时,外加每月1000住房补贴。

Wish 电商平台,公司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有自己成熟的产品,大公司无法接触到核心,在这样规模的公司可以,能够接触到前端,后端,整体架构。月薪7000美金,外加房补,他们想要的牛娃,工资月薪会加到9000美金。

(中,小公司,如果特别想要某个学生,经常会比较灵活地单独加工资,吸引学生去实习。)

基本上,美国大公司的实习工资在7000美金到8500美金之间,相差不大。

这些著名大公司在加拿大的分公司,工资就低一些,房补也少,如果在多伦多分公司,就没有房补。

例如摩根斯丹利在蒙特利尔分公司,每月给500加币房补,多伦多分公司,没有房补。

Zynga旧金山总部是时薪35美金,在多伦多是月薪4300

Bloomberg伦敦是按年薪4万英镑给的实习薪水,包机票,再给4000英镑房租补贴,自己租房子。

加拿大CPP Investment Board, 按年级给钱,大概$900~1400/周薪。

加拿大BDO Solutions(微软的战略合作伙伴),时薪27加币。


下面是去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实习生在一些著名大企业实习的月薪资表,有些数据有所变化。

恭喜拿到offer的同学们,也祝愿还没有拿到的同学们继续加油,在第二轮心想事成,收获满满。


在这里有一分钟的语音。欢迎扫二维码提问我。收听我。

如果你喜欢,请关注我们,分享给朋友们,谢谢。

欢迎订阅【藤飞IVYFLY】微信号:ivyfly8

长按二维码3秒,或者扫描关注。

往期原创请戳下面的阅读原文



Source: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家园 / 望子成龙 /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成为向美国硅谷输送毕业生第二多的大学 +5


    美国公司Startup Compass Inc. 2015年的报告称,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成为向美国硅谷高科技公司输送毕业生第二多的大学。

    University of Waterloo’s graduates are the second-most-frequently hired in Silicon Valley behind students fro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according to a 2015 report by StartupCompass Inc.


    根据往年媒体报道,滑铁卢大学是向美国硅谷高科技公司输送毕业生第三多的大学,第一是加州伯克利大学,第二是斯坦福大学。


    主要是因为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带薪实习系统(Co-operative Education),简称Co-op。这是一个让你先吃饱肚子,再追求理想的金矿系统

    带薪实习(Co-operative)是滑铁卢大学最大的招牌,Co-op简单的说就是半工半读,学知识,长经验的同时,还可以在经济上自立。大部分Co-op学生们在5年的本科学习过程中,8个学期上课,6个学期实习(双学位专业上9个学期课,工作5个学期,)通常是实习和学习间隔着进行,没有寒暑假。一年分3个学期,每个学期将近4个月,顺利的话4年零8个月本科毕业。到毕业的时候,已经积累了2年的工作经验。


    据不完全统计,滑铁卢大学计算机工程专业(Computer Engineering)简称CE,今天毕业的学生,大概50%的学生拿到美国高科技公司全职工作的雇佣合同(Offer)。

    明年即将毕业的滑铁卢大学计算机工程专业的学生,全年级大概150人,这次找实习工作,也大概有50%的学生拿到美国高科技公司的实习offer,其中有10人拿到facebook的offer。今年912月的这次实习将是他们的第六次实习了。


    滑铁卢大学计算机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一般是4-5个学生一组,有的小组的同学,这次全部拿到美国高科技公司的实习Offer。我儿子他们小组就是这样。


    同学A,中国留学生,第四次实习在英伟达NVidia,第五次实习在西雅图微软公司,都是做硬件工作,他收到这两个公司邀请再次回去实习的offer


    同学B,中国留学生,第五次实习在硅谷A9公司(亚马逊的分公司,专门做搜索的),这次第六次实习准备到滑铁卢谷歌实习,月薪6000加币,16周合计给房补9000加币。(滑铁卢房租这么便宜,给这么多房补,爽~)他之所以不去硅谷Google总部,是因为他想毕业后,留在滑铁卢谷歌,然后申请加拿大移民。


    同学C,中国留学生,这次报了西雅图亚马逊公司Amazon ,在面试之前,Amazon让所有申请的学生,在一个大教室里做编程题,该同学答题100分,每月工资额外加1000美金,一般学生普通标准实习工资是6500美金加每月2500美金房补(或者选择住公司提供的住房)。


    同学D,中国留学生,女生,第五次实习在硅谷苹果公司Apple,收到公司邀请再次回去实习的offer,所以第六次实习还去苹果公司,准备毕业留在苹果公司。


    新鲜出炉:部分滑铁卢大学实习生工资

    美国谷歌,月薪6667美金,16周房补合计9000美金。包吃,提供自行车,免费按摩等。

    滑铁卢谷歌,月薪6000加币,16周合计给房补9000加币。

    Facebook今年给滑铁卢大学实习生的月薪提高到8000美金,包吃,包住,包机票,还组织他们旅游。

    Airbnb(共享私人住房,旅行住宿网站,市值估价250亿美元),每小时40美金,房补每月4000,包吃,如果加班会有加班费。实习四个月还能拿到Airbnb网站上500美金的钱,可以订房消费,每个月有100美元交通费。(曾有实习生,16周加上加班费,赚了5万多美金)

    Yelp类似中国的大众点评网,月薪7800美金,每月房补1500美金。

    LinkedIn(微软262亿美元收购)每小时45美金,每天8小时,月薪大概8000美金,包吃,包住,如果加班有加班费。

    Uber优步月薪7500美金,每月房补1000美金。有加班费。

    Pinterest,主要客户群是中年有钱妇女,80%用户是女性,所以比较喜欢招女生实习。第一次实习月薪8000美金,加房补,第二次返回实习,月薪1万美金,加房补。

    A9是亚马逊下属的搜索技术团队,月薪7100美金,外加每月税后1750的房补。

    Social+Capital Partnership(是滑大 EE 毕业生 Chamath Palihapitiya 创办的风险投资公司,投了很多高科技企业),下面N多家金融,医疗,社交等创新公司。月薪8500美金,外加房补,包吃。工作轻松有趣,无需加班。

    纽约PlaceIQ,是基于地理位置大数据分析的移动广告初创公司,实习工资35/小时,外加每月1000住房补贴。

    Wish 电商平台,公司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有自己成熟的产品,大公司无法接触到核心,在这样规模的公司可以,能够接触到前端,后端,整体架构。月薪7000美金,外加房补,他们想要的牛娃,工资月薪会加到9000美金。

    (中,小公司,如果特别想要某个学生,经常会比较灵活地单独加工资,吸引学生去实习。)

    基本上,美国大公司的实习工资在7000美金到8500美金之间,相差不大。

    这些著名大公司在加拿大的分公司,工资就低一些,房补也少,如果在多伦多分公司,就没有房补。

    例如摩根斯丹利在蒙特利尔分公司,每月给500加币房补,多伦多分公司,没有房补。

    Zynga旧金山总部是时薪35美金,在多伦多是月薪4300

    Bloomberg伦敦是按年薪4万英镑给的实习薪水,包机票,再给4000英镑房租补贴,自己租房子。

    加拿大CPP Investment Board, 按年级给钱,大概$900~1400/周薪。

    加拿大BDO Solutions(微软的战略合作伙伴),时薪27加币。


    下面是去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实习生在一些著名大企业实习的月薪资表,有些数据有所变化。

    恭喜拿到offer的同学们,也祝愿还没有拿到的同学们继续加油,在第二轮心想事成,收获满满。


    在这里有一分钟的语音。欢迎扫二维码提问我。收听我。

    如果你喜欢,请关注我们,分享给朋友们,谢谢。

    欢迎订阅【藤飞IVYFLY】微信号:ivyfly8

    长按二维码3秒,或者扫描关注。

    往期原创请戳下面的阅读原文



    Source:
    • 太棒了
      • 真心希望他们中有领导者出现, 而不再是高级技工。
        • 也真心希望他们中有领导者出现。但,做高级技工没什么不好的。 +3
          • 看来我是比较传统,期望青处于蓝而胜于蓝, 我们这一代大多数是技工, 下一代站在我们肩膀上,应该更有作为。
            • 不大可能。亚裔想往上爬太难了。自己有雄心只是一厢情愿 +2
              • 正相反,我对他们充满信心,没有信念和雄心,便没有机会。难道我们下一代只会甘心做被领导者?leadership 与我们华裔隔绝?只要敢想,敢尝试,一切皆有可能。
                • 你看这么多孩子去读滑大就知道大多数孩子还是没有去作领导的信念和雄心的。同样是码工,Stanford的目标是当领导,滑大的目标是挣高工资。因为在学校里就是接受的这样的教育的。 +7
                  • 真的吗,差别会这么大?滑大不注重领导力培养?
                    • 滑大注重技能,Stanford教育学生要有vision. 出发点就不一样 +2
                  • Made sense
            • 我和MIT,Stanford的CS,SE, EE的学生一起做过项目,他们的优秀学生都非常聪明,同时也比较nerdy。同时具有优秀科技头脑和商业头脑的人真的很少,美国顶尖大学的CS,SE, EE学生也不例外。
              • Stanford的学生不会nerd,MIT的nerd概率大些。 +3
                • LOL,有些事真的不能只靠靠推测来得出结论,Stanford其他系的学生也许nerd的少些,但Stanford的电脑系和工程专业的学生的nerd程度可是一点不差, 对专业技术的痴迷远远大于商业头脑 :)
                  • 不能算推测吧,朋友的孩子在Stanford学CS, 一点不nerd. +1
                    • LOL, sample size matters. Especially when it comes to how many you see with your own eyes and how many you work with in person.
        • 成为领导者需要一些运气,而成为高级技工主要取决于本事。不妨先成为高级技工,有了铁饭碗,再伺机成为领导者。先生存,后发展。
    • 为啥都去美国?
      • 工资高啊
        • 还以为只有我们中老年人才在乎工资的高低。 +1
          • 年轻人也要吃饭吧?如果两份工作收入差一倍,你叫年轻人怎么选?
            • 年轻人可受不了总吃大锅清水汤
          • 还以为你会说。。。还以为只有象我这么聪明的人。才在乎工资的高低。 +3
    • 红勃兄如何看? +1
    • 希望这样,但有些怀疑。因为没有一个link
      • 看一下这个Link。Waterloo has intensified its focus on entrepreneurship over the past decade, and alumni include founders of the messaging app Kik and smartwatch maker Pebble and a co-founder of BlackBerry Ltd.
        •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Why Silicon Valley Recruiters Are Flocking to Ontario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Why Silicon Valley Recruiters Are Flocking to Ontario
          By LINDSAY GELLMAN
          May 4, 2016 2:10 p.m. ET

          University of Waterloo has become a magnet for tech-company recruiters like Google, Amazon

          The University of Waterloo has an in-house incubator, called Velocity, that helps provide students with opportunities for funding and collaboration.

          To find Silicon Valley’s latest hunting ground for engineering talent, start at Stanford University—then drive northeast for about 40 hours.

          The University of Waterloo, in Waterloo, Ontario, has become a magnet for recruiters at Google parent Alphabet Inc., Electronic Arts Inc. and Amazon.com Inc., who seek the school’s entrepreneurially minded engineering graduates. Employers and school leaders say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how to translate engineering projects into viable businesses.

          The school’s graduates are the second-most-frequently hired in Silicon Valley behind students fro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according to a 2015 report by Startup Compass Inc., which tracks small and midsize businesses.

          American universities have poured money and resources into teaching entrepreneurship in recent years, with mixed results. Waterloo has intensified its focus on entrepreneurship over the past decade, and alumni include founders of the messaging app Kik and smartwatch maker Pebble and a co-founder of BlackBerry Ltd.
          Waterloo students or alumni have consistently won spots in Y Combinator’s elite Silicon Valley accelerator since 2009, according to the school.

          Setting Waterloo apart is its cooperative learning model, which blends academic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Roughly 20,000 students are placed with about 6,500 employers each year. Engineering students alternate academic terms with at least five four-month stints at companies.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work on their own startups during up to three co-op periods. An in-house incubator, called Velocity, and an affiliated dormitory for student entrepreneurs provides opportunities for funding, mentorship and collaboration, according to the school.

          Canada’s leaders have noticed the U.S. recruiting drive. In a recent speech at the U.S. Chamber of Commerce, Prime Minister Justin Trudeau noted Waterloo’s startup successes, joking that U.S. firms “poach our best grads.”

          The university “clearly punches above its weight class in terms of number of startups relative to number of students,” said Sam Altman, president of Y Combinator.

          To be sure, students at top U.S. schools including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vard University and Stanford are also in high demand among tech employers, and many startups are founded by those graduates as well.

          BlackBerry, co-founded by Waterloo alumnus Mike Lazaridis, achieved global dominance from its Waterloo perch. The company has since shed thousands of jobs as its phones have lost market share. But Google, mobile-payments firm Square Inc. and others have moved in, opening nearby offices in Waterloo to snag local tech talent.

          Startup Compass values the local ecosystem at between US$2.8 billion and US$3.4 billion, and estimates the region currently hosts 1,100 startups.

          Google’s presence in the region has grown from four employees a decade ago to more than 400, about 60% of whom are Waterloo graduates. The company opened a new local office earlier this year that could accommodate 1,000.

          Steven Woods, another local graduate, is based in Waterloo as the engineering director for Google Canada. In addition to hiring graduates, he said the tech giant occasionally approaches teams of founders, such as e-commerce startup PushLife, offering to acquire the startup so Google can bring a startup’s talent and technology on boar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brings on more than 200 Waterloo co-op students and interns annually. Feridun Hamdullahpur, the university’s president, said in a recent meeting that IBM executives urged the school to admit more students, and offered to “hire all of them.”

          Venture capitalists say their dollars go far in Waterloo, due to relatively low living costs coupled with government and university grants often available to students. The university recently secured 2 million Canadian dollars (US$1.6 million) in venture funding for student startups from Spectrum 28, a Menlo Park, Calif., VC firm co-founded by Waterloo alumni.

          Calvin Chu, a 2013 Waterloo engineering graduate, spent a co-op term at Apple Inc. in Cupertino, Calif., as a wireless-technology engineer. Mr. Chu said he turned down a full-time offer from the company, choosing instead to nurture his startup, Palette, which makes custom-designed computer accessories. The school granted him C$35,000, and he received additional government funding. Palette closed its seed round last year.

          Apple declined to comment on Mr. Chu.

          Kik founder Ted Livingston completed three co-op stints as an engineer at BlackBerry, where he said he “built a piece of software to replace myself” at work.

          Mr. Livingston said his superiors at BlackBerry offered him a pick of co-op positions, and later, a full-time job after graduation.

          BlackBerry declined to comment.

          Instead, Mr. Livingston spent a subsequent co-op period launching Kik, and never completed his degree, dropping out in 2008. The messaging platform was recently valued at about US$1 billion.

          “There’s no better time in your life to start a company,” he said.

          Write to Lindsay Gellman at Lindsay.Gellman@wsj.com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谢谢link 这片文章,华校的coop确实与众不同。但这片文章很多出让人产生疑问。为了广大家长着想,我还是较真一下。 +3
            1 这片文章通片谈的都是工程,但华校的cs比ce多出很多。所以作者是否把ce 和cs混在一起了?
            2 这个硅谷排第二的数据是according report of startup compass inc. 这个公司怎么得到整个硅谷的招工数据?
            3 下面这句更看不懂了。。roughly about 20,000 students are placed with 6500 employers each year. Engineers....
            华大所有的科系所有的年级加起来不过2万多人,很多科系没coop. Coop 一年级的学生找到工作的几率很低。

            我们对华大冲满敬意。很想看到清晰的华大。 网上看看什么都好,可实际听到华大生的苦经也非常多。 网上说得是不是太乐观了啊?
            • 华大确实是个好学校,学生也非常优秀。这点没疑问。 +3
    • 高薪的码农也只是码农,当CXO才是正经 +2
      • 那读什麽大学可以一毕业就做CXO 呢?
        • 楼主已经回答了 (22893, #10162962@0)
          • 这个说的是进投行,没说做CXO啊?
    • 个人经验 —— 我不喜欢这个带薪实习项目 co-op。因为:工作单位的招聘启事面向全学校开放,无论你是不是 co-op学生,无论你是哪个年级,都可以申请,获得聘请的可能性是相同的。Co-op 之外的学生每年可以少交几千元学费,却享受同样的带薪工作利益。 +7
      • 真的?那为什么很多家长驱之若骛呢? +2
        • 应该说是因为广告做得好。我的孩子也进去了,然后才发现跟之前获得的信息不一致。 +7
      • 还是有区别的,不在Coop里,在滑大就不能用那个job mine.
        • You can view information about job postings, interviews, applications, and job offers using JobMine. This data is accessible to co-op, non-co-op, and graduating students. +5
      • 你从哪搞到的信息。绝大多数的employer只有coop位置,这样政府有鼓励政策支持。coop的学生质量普遍高于非coop学生,也有一些employer确实有internship。一般一年的term。 +2
        • 信息是在孩子进了co-op 之后,在信息会上才知道的。 +1
          • 你说的对, 很多公司招聘co-op的信息就在公司网站上(比如银行), 任何学生都可以申请。
            • 不可能。只要你的简历不是coop student。公司不会给你这个position的。
              • 不可能。即使你不是coop的学生,如果暑假期间公司招 student, 也会给符合条件的你position。
                • 不一定。我娃今年申请一些职位的时候, 公司注明了要是学生所在学校的coop program. 当然, 不一定是滑铁泸的。
                  • 我娃同学不是coop, 今年夏天有去银行的。
                    • Good to know. Thanks for sharing. 我娃也拿到了非coop的职位, 你的信息也很好。那你娃准备接16个月吗?
                      • 接。已经做了近两个月了。
                        • 那要做一年多, 推迟毕业了?
                          • 嗯。如果读一个degree的话晚一年,如果读两个的话晚两年。
                            • 真是个牛娃, 赞!
                              • 你家的也很牛,孩子说他们那暑期实习的没关系靠自己进去的都是各个学校的top students。咱们互夸互夸。LOL.
                    • 那一定不是coop的position。很多公司也有非coop position
          • misunderstanding。coop 学生的录取分数线比非coop学生高不少。
      • 你说的是对的。我们公司每年的internship program也都是按照普通的暑假,而不是co-op的schedule设计的。
    • 假设滑大学生和 MIT 斯坦福学生精力一样,学术上是 50% vs 90%,经验是 50% vs 10%。先飞后飞都总要飞,5 年经验和 7 年经验差距开始不明显,学术上的差距不知道怎么弥补。 +2
      • 这个要具体看学术还是工业,工业的话,有些专业经验最重要
      • 学术上的差距不重要,关键的是leadership这种能力是天生的,很难培养,对将来的发展影响很大。 +2
        • 天生的,但是也需要大量后天的培育。所以能在大学多接触这方面的东西,当leader的机会更高。
          • 所以大学4年对人生发展很重要,孩子有机会去好学校的话家长还是要支持。 +3
          • 我觉得后天的环境和培养非常关键,这里所谓的领导力其实是有章法和套路的。
            • 那也得本人有想成为领导得愿望,再加上好大学的熏陶,如果只是满足做个高薪码工的话,给你机会也抓不住。 +1
              • 是,个人的雄心壮志是前提。
          • 要说培养,应该是初高中,而不是大学。 +3
      • 学术差距没有那么大。滑大是5年,15个学期。9个读书学期,比一般学校4年8个学期还多一个学期。学术可认为是50VS50...滑大学生不过是把别的学校的暑假时间用在了工作上。。。。。。
        • 美国中西部学校,很多是quarter制, 每年3个学期, 4年12个学期。再说, 斯坦福录取的是什么级别的学生, 滑大录取的又是什么级别的学生啊. +2
      • 滑大是所不错的大学,出来的学生容易找工作。。。但滑大不可能成为世界名校。。。因为世界名校不需要CO-OP也能找工作。。。 +4
        • 凡是滑大毕业,找到很高薪水的学生,去别的学校,也一样可以。。。难道那些顶级大公司在加拿大除了滑大,不招别的学校的学生?。。。
          • 你的意思好像跟学校没关系,那你怎么解释滑大毕业生去硅谷人数排第二呢?滑大生源肯定比不上美国那些世界名校,雇滑大的学生还要帮办签证,硅谷的recruiter为什麽要舍近求远飞去滑铁卢呢? +2
            • 有一个解释是:这些著名公司的CEO和CTO的脑子都不约而同的进水了!另一个解释是:对于不喜欢一个人或一件事的人来说,他们会想尽找一切办法来贬低他们不喜欢的那个人和事,即使勉强找的理由看来是如何的好玩和搞笑 :-) +2
              • 你们滑大的校友和家长居然认为滑大和斯坦福并列,真是让人无语啊。 +11
                • 你这是典型的偷换概念!滑大当然比不上斯坦佛和MIT. 但世界著名公司喜欢招滑大学生也说明了滑大毕业生的质量不错。所以你不用把滑大贬得什么似的,不用这么深仇大恨的编造搞笑劣质理由 :) +7
                  • 还用我贬吗, +7
                    出了加拿大有几个人知道滑大?硅谷去滑大招人不错,可也去别的学校招人啊,人家还去中国印度招人呢。话说回来,当初我在多大读研究生的时候,滑大毕业的同学所学的课程差点不被承认,她差点要重修那些课呢。别说什么多大教授愿意招滑大学生,人家还愿意招留学生呢。
                    • 你不在高科技行业,确实是很难理解滑大学生被追捧的原因。
                      • Google and Facebook 唯一认可的IT学校就是滑大,进ITcoop的都是Top学生,四个月学习而且还要面试确实要有很強的综合实力。说滑大是“技校”也可以本来学校就很小但coop确实是培养面向当今IT最前沿高级应用人才。 +1
                    • 滑大的同学可以申请上美国藤校,课程却不被多大认可,难怪你这么看不上技校呢。
                      • CS 第一学期的计算机课程是Scheme,一门极度矫情的语言。但绝对是一门训练·IT人才的绝佳课程。很多 滑大的学生倒在这门课。美国藤校IT也基本选用此课程。多大是用C+, 这也可能是滑大课程被认可的一个原因吧。
                      • 有本事的孩子本科就上藤校了, 研究生才去的能跟人家比吗? +3
                        • 不就是你家孩子有本事上藤校了吗?不就是你有多大研究生文凭吗?那也不至于你有事没事就换概念吧? +1
                          • 别误导,是你们滑大校友和家长先把滑大和斯坦福相提并论的,还说你们滑大学的课程比比别人多, 这得脸皮多厚才能说出这种话啊。以前从不参与滑大和其他学校的辩论,这次实在看不下去了。你们就差说滑大是世界第一了。 +3
                            • 重温了原贴,你是第一个把滑铁卢与斯坦福做比较,自己往上看,
                              +2 滑大注重技能,Stanford教育学生要有vision. 出发点就不一样 -ebusiness(健康平安就是福); 6-22 (#10164741@0)
                              • 看仔细了, 把滑大和斯坦福相提并论的是你们滑大家长 ((#10174011@0, 还有你们那个孩子只有2岁就到处教育别人父母, 医学院还没考进去之前就像个专家到处指责国人病人的校友。 +3
                                • 我说的是此贴而非比贴。
                          • 滑大是好学校,学生也是好学生,就是你们这帮校友家长乌烟瘴气的。见谁跟谁吵。吵了半天滑大还是排100多名,还不如国内的大学呢。 +3
                            • 不如就不如呗,你那么激动干嘛?理性探讨,人家说一你说二,人家说二你说三,能不能就事论事?你说滑大成绩不被多大研究生认同,藤校研究生可申请,难道多大不成?说不过,又说牛孩都本科藤校,咱能不能不没事换概念?一码归一码?
                            • 就你这句话,装模作样先说学校不差,然后说人家家长,再然后说连国内本科都不如,come on,好坏要有客观标准好不好?! +3
                              • 实在懒得理你,自己去查排名吧, 你看看清华排多少, 滑大排多少,还好意思把滑大和斯坦福相提并论。 +5
                                • 说话客气点,我哪句话是比较两个学校的?我无非是对你说的话和你的逻辑表示疑问21,何必恼休? 你说滑大成绩不被多大研究生认同,你能否在不转移话题的前提下展开说?能否提供更多的样本?能否提供有意义的建议? +2
            • 顺便说一下,多大的很多教授也特别喜欢招滑大毕业生来当门下研究生,看来这些多大的教授脑子也进水了?竟会喜爱招技校毕业生来搞科研 ?LOL ....
            • 顺便说一下,多大不少教授为了避免过份“近亲繁殖”,招了不少外校,尤其是滑大的毕业生当研究生,结果呢,毕业后读不了博士,只好进职场,那水平比co-op毕业时还退步了,最后混不下去只好改行。本坛有现成的列子。LOL +6
              • 然后
                混进年入几十万的人群去了,呵呵。
                • 可惜,那时候也该五十啦,黄土埋大半截啦。 +4
                  • 50又如何,呵呵。
              • 考医难,还是上你的什么烂博士难,你的奇葩逻辑显眼显到家了。
              • 你是贬完滑大贬多大,不知道你是哪个牛校培养出来的牛人啊?
        • “世界名校不需要CO-OP也能找工作”,霸气!CO-OP的毕业生在开始的一两年的确占优势,但随后呢,看的还是综合能力。这就是为什么滑大毕业生很少比例做到中高管理层的原因。 +12
    • 此统计数字如果属实的话只能再次证明滑大是培养硬工和码农的好学校!对牛娃来说,无异于自毁前程! +1
      • 照你的逻辑,● 此统计数字如果属实的话只能再次证明伯克利,斯坦福是培养硬工和码农的好学校!对牛娃来说,无异于自毁前程!
        • 伯克利每年招多少人啊,去的少就是怪事。斯坦福的学生也去,可人家是去当螺丝钉的吗?硅谷公司里还有很多名校的博士呢,人家做的事情和滑大学生做的事情是一样的吗? +4
        • 哈哈,你恰恰忘了一点,滑大是加拿大大学(技校?),是为伯克利,斯坦福毕业生做塔底用的。不可能人人都在塔尖吧? +3
          • 像你这样的,去做塔底人家也不要吧?
            • 俺老人家还真想做塔底,享清福……不过提醒您一下,您这套滑大家长人身攻击的方法在俺这还真不管用。 +4
              • 非著名技校真快要了你老的命了。呵呵。
              • 你有本事就拿个硅谷大公司的offer,那就算你牛。伯克利,斯坦福是牛,跟你有半毛钱关系吗? +1
                • 技校生一毕业的待遇顶他混一辈子的,当然不服气,呵呵。
                  • 哈哈,所以你就为你孩子显摆了。对不起您啦,原来对您的分析依然管用,还得贴出来。 +3
                    • 你活的真别扭,天天网上丢人现眼,先分析分析你自己为什么XMJDH到如此程度。
                  • 《滑大部分显摆家长个案分析之一》 加强版1.1 在小公司“一辈子打杂的”“挨踢”仔sdsd(说道说道) +6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滑大部分显摆家长个案分析之一》 加强版1.1 在小公司“一辈子打杂的”“挨踢”仔sdsd(说道说道)
                    2016.03.25

                    人物网民:sdsd(说道说道)
                    背景介绍:大陆移民,滑大家长,搞挨踢的;一个孩子
                    自我介绍:
                    - “一辈子打杂的,也就是有点上网娱乐的自由”
                    - 对同事“那份尽心,那种积极向上无语”
                    - “在加拿大有啥大公司可言,俺也是搞挨踢的,你所谓的大公司,呵呵,没兴趣,人活着是心情”
                    - “公司有监控谁人不知,呵呵,可别忘了还有手机。“

                    人物定位:
                    sdsd(说道说道)是一个在小公司“一辈子打杂的”“挨踢”仔,生活在社会的中低层。说自己是“挨踢”,倒也名副其实,在单位常挨欺负,比较自卑;所以老想在网上意淫欺负别人

                    简单幼稚地推论:
                    1. 正因为不是在大公司又是“一辈子打杂的”,不可能高收入,高工资,很难负担孩子的昂贵学费,自然滑大COOP是最好的选择
                    2. 正因为是“一辈子打杂的”,日常生活中,大多谈论工资难挣,生活不易,孩子潜移默化,也会认为早挣钱供自己最好,滑大COOP是最好的选择
                    3. 正因为是”一辈子打杂的”,和在这里长大的孩子不可能有太多共同语言,孩子想着离家越远越好;但可能是独生女,想到妈妈的不易,又不能太远。滑大正好。
                    4. 其实“一辈子打杂的”没有关系,如果有专业精神,在这美丽自由的加拿大还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但遗憾的是,上班时间还想“有点上网娱乐的自由”,在网上制造垃圾帖子。对工作就是得过且过,耍小聪明,结果就是”一辈子打杂“;并且更严重的是,自己可能都没有意识到,这样的精神状态已经严重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5. 哪怕是“一辈子打杂的”也真没有关系,如果和同事和睦相处,倒也平和;但对同事”那份尽心,那种积极向上无语“,没有包容心,更不符合加拿大的多元文化。进而内心阴暗,愤懑。只好在网上发泄。
                    6. 如果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周而复始,必定影响家庭气氛;孩子就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更不愿意回家。导致家长心态严重失衡,只好在网上极力吹嘘显摆。 如果是女性家长,空槽加上更年期的到来,在网上更是疯狂,已然一种病态。

                    如果孩子是普通的孩子,选滑大COOP没错;如果孩子是牛孩子,极有可能糟蹋了;如果孩子是叛逆的孩子,恭喜sdsd(说道说道),反正不听你的!

                    友情提示:一般规模的公司,IT都装有监控软件,可以监控到每个员工的上网记录。这也就是为什么少数员工被开时无力申诉的原因。也请回想一下,您签字的公司CODE OF CONDUCT上写些啥?
                    *** sdsd(说道说道)在小公司上班,虽不在此提醒范畴。但上班时间,不务正业经常用自己的手机上网,即使偷偷摸摸,也有纸保不住火的时候***

                    深度分析:
                    1. 在小公司“一辈子打杂的”sdsd(说道说道)认为自己为心情活着。工作生活中,常玩小聪明,如上班时间用手机躲在厕所里,偷偷摸摸,发些臭气熏天的帖子。
                    2. 自认为自己聪明,别人都傻。估计没有听说过“聪明反被聪明误”“傻人傻福”“吃亏是福”的人生哲理。不过也为这世界添些笑料,一个在小公司“一辈子打杂的”的却经常大言不惭地说别人傻。
                    3. 一个孩子推测是女儿。绝大多数父亲会认为“女儿”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袜;但他推测有严重的封建思想,重男轻女,这也是为什么让女儿去滑大COOP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不用负担女儿的学费,自己因而也失去了人生前进的动力。

                    友好建议:
                    1. 如果“sdsd(说道说道)”不理解什么是专业精神,那就继续坚持阿Q精神吧。是人,总得有点精神吗!
                    2. 在加拿大,有一个习俗,父母如果不负担女儿上大学的费用;一般会承担女儿婚礼的费用。哪怕“一辈子打杂的”这个习俗也得遵守吧。

                    谢谢阅读!敬请补充!砸砖!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大老爷们儿,怎么总做比女人都不如的小心眼的事。满脑子浆糊,但还是觉得自己如上帝一般,奇葩。
                    • 你老人家又开始准点当牛做马了吧,继续做孙子吧,等你下班再显眼。
                • 伯克利,斯坦福和你-blueskygg(Grass)这棵草又有半毛钱关系吗? +7
                  • 不要见过几个滑大做码农的,就推断滑大的只会做码农。看看美国媒体是怎么说的:The university “clearly punches above its weight class in terms of number of startups relative to number of students,” said Sam Altman, president of Y Combinator. +3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American universities have poured money and resources into teaching entrepreneurship in recent years, with mixed results. Waterloo has intensified its focus on entrepreneurship over the past decade, and alumni include founders of the messaging app Kik and smartwatch maker Pebble and a co-founder of BlackBerry Ltd.

                    Waterloo students or alumni have consistently won spots in Y Combinator’s elite Silicon Valley accelerator since 2009, according to the school.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work on their own startups during up to three co-op periods. An in-house incubator, called Velocity, and an affiliated dormitory for student entrepreneurs provides opportunities for funding, mentorship and collaboration, according to the school.

                    Canada’s leaders have noticed the U.S. recruiting drive. In a recent speech at the U.S. Chamber of Commerce, Prime Minister Justin Trudeau noted Waterloo’s startup successes, joking that U.S. firms “poach our best grads.”

                    The university “clearly punches above its weight class in terms of number of startups relative to number of students,” said Sam Altman, president of Y Combinator.

                    Venture capitalists say their dollars go far in Waterloo, due to relatively low living costs coupled with government and university grants often available to students. The university recently secured 2 million Canadian dollars (US$1.6 million) in venture funding for student startups from Spectrum 28, a Menlo Park, Calif., VC firm co-founded by Waterloo alumni.

                    Calvin Chu, a 2013 Waterloo engineering graduate, spent a co-op term at Apple Inc. in Cupertino, Calif., as a wireless-technology engineer. Mr. Chu said he turned down a full-time offer from the company, choosing instead to nurture his startup, Palette, which makes custom-designed computer accessories. The school granted him C$35,000, and he received additional government funding. Palette closed its seed round last year.

                    Kik founder Ted Livingston completed three co-op stints as an engineer at BlackBerry, where he said he “built a piece of software to replace myself” at work.

                    Mr. Livingston said his superiors at BlackBerry offered him a pick of co-op positions, and later, a full-time job after graduation.

                    BlackBerry declined to comment.

                    Instead, Mr. Livingston spent a subsequent co-op period launching Kik, and never completed his degree, dropping out in 2008. The messaging platform was recently valued at about US$1 billion.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好事坏事?
    • 有一种性格叫狭隘,有一种狡辩叫偷换概念的转移重点,有一种态度叫胡搅蛮缠的断章取义,有一种心态叫嫉恨,有一种智力叫愚蠢,有一种精神叫可悲,看来有些国人把“丑陋的中国人”的可鄙可怜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 +8
      大胆指出这些特点的本意本来是让我们中国人来思考和提高自己和团结起来一起努力做得更好,但看来指出这些丑陋特点一下刺激了Rolia上有些“丑陋的中国人”的神经,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已经不管你说什么,这些“丑陋的中国人”只会张嘴就狂咬狂叫,越发显露了“丑陋的中国人”的本性, 可悲的同时也很好笑 :-)
    • 只要这里出现滑大,硅谷的字样,老牛必定跳出来,翻来覆去就是码农,技校。曾经独步全球的黑莓不是滑大学生做出来的?美国那么多世界名校的毕业生,学电脑的有几个不想去硅谷?滑大能把那么多学生送进硅谷,难道不值得骄傲?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