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第六章灾民理性的精神文化(二)
忏悔理性与灾民理性
--------------------------------------------------------------------------------
任不寐
宗教是历史的钥匙。
——劳德-阿克顿
一个人对人文主义的起源研究得越多,他就愈是不得不承认一种不仅是精神的,而且完全是基督教的因素存在。
——克里斯托弗-道森
“人权宣言”在基督之前以及无基督教时是不可能出现的。
——赫尔岑
基督教和其它宗教的不同,在于它强调受难的功用。
——约翰-麦克曼勒斯
巴枯宁认为上帝就是政权。但基督提示人们,上帝不是政权,而是爱,不是政权力量,而是在的爱的力量。爱的政权已非政权,而是自由。知识分子是否将明白,只有在未来的基督教中包含着能够战胜未来庸俗习气和卑贱的力量?如果明白了,那么将成为新世界的第一位忏悔者;如果不明白,那就会象赫尔岑一样,只是新世界最后的战士、垂死的角斗士。
——梅尼日科夫斯基
一、通过生活认识上帝
我们刚刚结束对“两希文化”中希腊文化的分析,现在讨论“希柏来文化”。对基督教的“平反工作”从启蒙运动以来就已经开始,但直到今天,关于基督教与文化的关系问题,特别是关于基督教与“理性主义”的关系问题,才引起中国思想界的重视。这毕竟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因为在灾民理性和唯物主义的共同攻击下,宗教一直被挂着迷信的标签受到嘲弄和审判;如果说在西方,经院哲学和传教士受到了不公正的、缺乏历史感的对待,在东方,从景教以来,它却遭遇到了来自“低一层次的批评”——人们对宗教的批判勇气远远超过了他们对宗教的理解能力;对传教士的全面否定比几个世纪以前的法国作家们显得更加“忘恩负义”,并表达了充分的“诗性智慧”的有限性。
上帝何以可能
基督教的核心观念是上帝观念。上帝观念完全是西方的观念,正因如此,在将“God”翻译成汉语的过程中,传教士和翻译家们伤透了脑筋。那么,西方的上帝观念是如何产生的呢,或者说,为什么上帝观念出现在西方?对宗教问题有两种解释方法,一种是理性的方法(“宗教社会学”),通过人类理性对宗教现象进行结构主义的分析。一种是信仰的办法(神学),上帝是超验存在,上帝观念和一切社会现象、宗教现象都来自上帝的创造和启示。但这两种方法在“灾变论”中并不矛盾,我将证明:上帝观念和宇宙理性是密切相关的。
上帝是全能至善的创造者,因此,对“宗教社会学”来说,人通过对宇宙秩序和宇宙理性的直观产生了原动者的观念——如此完美的宇宙一定有它的因果规律,这个因就是上帝,世界是果。或者说,上帝观念产生于“认识你自己”这种反思,通过对宇宙理性的完美的认识和反省人在理性和道德上的有限性,通过认识人的有限性引入了绝对者的观念。上帝观念当然与犹太人动荡不安的生活有关,但这种动荡并未达到灾变的底线,犹太人与其它民族的关系仍然是遵循“交换理性”的。毋宁说,上帝观念是秩序世界的流浪者的观念,在此岸世界的无归属感使流浪的民族把目光投向了美丽的天空。更重要的是,上帝观念不仅仅是犹太人的文化,它属于整个欧洲。希腊哲学就基本上完成了上帝形象的绘制,柏拉图哲学作为希腊哲学的一座丰碑可以看作是宗教的哲学渊源。
对神学来说,宇宙秩序不过是神的创造,上帝通过这种奇迹的创造向人显示自己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灾变宇宙和秩序宇宙都是上帝的创造,但这一点并不否定上帝的普遍存在和仁慈,或不能说上帝是“偏心”的,仅仅是亚伯拉罕和雅各的上帝,而其他民族在“选民”之外。灾民社会的灾难同样是上帝的显现,由于灾民选择了一种非敬神的反应方式(灾民理性),而在上帝看来,这种反应方式不是唯一的选择;因此灾难不过是上帝对灾民暴政和偶像崇拜的惩罚和警告:你们悔过吧。这是一种神恩,一种特殊的启示,但经过那么多的杀戮和启示以后,仍无人听见上帝的声音,领悟上帝的特殊临在。这种执迷不悟和继续作恶只能继续遭受惩罚。如果我们把2000年春天在华北肆虐的沙尘暴,看作这种启示,并因此反省掠夺式发展模式的悲剧性失误从而集中精力干点儿正经事,这不正是上帝的意旨吗?上帝把中国人放置在险恶的自然环境里,不是对中国人的遗弃,而是对中国人的理性和道德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帝是公平的。
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
证明上帝存在是西方思想史一个永恒的话题,无论是神学家,还是世俗学者,都为此倾注了他们的精力和才华。反神论(“自然主义”)的证明亦如此。本文并不是要参与这种争论(尽管我对此有自己的思考),我们感兴趣的是这种论证与灾变论有关理论的关系。约翰-希克(John Hick)总结了思想史上存在的论证上帝的几种方式(1):
1、本体论论证。它是纯粹概念的论证:上帝是没有更伟大或更完美的能想象的存在者或必然存在的存在者;如果认为这样一种存在者必定存在,那么相反的结论就自相矛盾。这种证明所使用的逻辑最大的问题是,它同样可以是魔鬼“存在”的证明,因此它受到了康德哲学和经验主义的反驳。其中是非我们先不管,我们感兴趣的是,“本体论证明”显然是抽象理性和逻辑理性的问题,因而不是灾民理性的问题——这种论证及其意义,在灾民理性看来,是完全不知所云和“胡说八道”。
2、宇宙论论证。这就是“原动者”的解释,宇宙被看为是创造者的被造者,而创造者“为其它事物的存在提供了最后的解释,尽管没有任何东西能解释她自身的存在”。这里的上帝观念是因果思维中的一个结构,是第一因,世界是果,上帝是因。这是秩序理性的论证。
3、设计论论证。这种论证和我们所说的宇宙理性密切相关:宇宙如此完美显然是完美者的设计。希克转述F-R腾南特(Tennant 1930)的观点,认为设计论证明包括相互关联的5个命题,我根据自己的理解将之简述如下:(1)宇宙恰好产生了生命和物质存在或如此有秩序存在所需要的各种条件;(2)道德感的存在;(3)“自然的美学价值”;(4)人类理性及其可能性的存在;(5)“独特宗教经验”。这五种论证方案实际上都是对“为什么这样”这个问题的回答。这种独特问题意识从宗教社会学的角度,都可以归结为人类对秩序理性的反思;“独特宗教经验”产生的前提是人类心灵存在能够接受这种体验的准备性的“思维结构”,这个思维“前见”就是对因果关系的先验预定。
本文属于“宗教社会学”的分析,因此我主要在设计论的意义上解释基督教的基本概念。忏悔理性与秩序理性的话语前提是一致的,并与秩序理性是互相促进的关系,而不是互相对立和否定的关系。二者之间当然存在局部的冲突,但这种冲突远未达到为唯物论所引伸的那种不可调和的程度,而在这种冲突中,是教会,而不是世俗政权,更多地承担起了作为良知自由的避难所的责任。关于这个问题的探究,构成了下一节的主要内容。这是恢复历史真相的工作。
二、耶路撒冷与雅典
“雅典与耶路撒冷”,舍斯托夫提出这样一个命题是为了用“旷野的呼告”淹没泰罗斯头上“灿烂的星空”,他和约伯一起坐在“天平”的一端,想象黑格尔被高高翘起在半天中拼命挣扎而发出复仇者的微笑。这是对形而上学恐怖统治的一种复仇。我在这里引用这组概念目的大不相同,在我看来,“雅典与耶路撒冷”之间的“冷战时代”也应该过去了,应当揭示这样一个事实:它们实际上一直是一块土地上的建筑;特别是在与灾民理性进行对话的情况下,“雅典与耶路撒冷”都是秩序理性的女儿,甚至是一个女儿。如果说,在“存在神学”的视野里,“雅典与耶路撒冷”是势不两立的,现在我要讨论的是二者之间的水乳交融。
一个理论问题
关于宗教和西方文化的关系,特别是基督教(“耶路撒冷”)和“资本主义”、形而上学理性主义(“雅典”)的关系,社会学家和神学家都进行了充分的争论。这种争论从一开始就在“二元对立”的模式上进行的,争论本身又强化了对立和各自的片面性。修补裂缝的工作是在本世纪初开始的,两次世界大战促使思想界在“形而上学的恐怖”和“奥斯维辛”灾难的精神废墟上反省各自作为同谋者的责任;这种反省在“雅典”世界导致了经验自由主义对建构理性主义的胜利,同时对“理性的自负”和“伪上帝”的批判使思想家重新听见了“耶路撒冷”神圣的钟声。而在“耶路撒冷”那里,从启蒙时代就开始了的“世俗化”进程受到了“三大挑战”(1)的激发加快了自己“基督化”的步伐;实践神学再一次坚定地将十字架树立在地平线上,它不仅照耀了“雅典”世界两种理性主义各自的局限性和无根性,而且在遥远的东方,反思现代化阵痛中反复回到始点的悲剧的中国思想精英们,也模糊地看到了它的背影。
“发现东方”无疑为理性与信仰之间的调和提供了新的动力,追问“西方的兴起”的起源在经过排除相同理由的论证,宗教因素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文化比较”视野里来解释抽象理性和忏悔理性之间关系的社会学学者中,马克斯-韦伯和克里斯托弗-道森是非常著名的两位。他们的问题和本书开篇提出的问题是基本一致的,何以东西方文化如此不同,并何以“欧洲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他们的目的是论述基督教对“西方文化的兴起”起到了独特的作用。东方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实体的认识反过来产生了一个新的结果:在共同面对异质的“龙文化”视域中,虽然“雅典”和“耶路撒冷”的个别“居民”出于互相否定的历史积怨往往“托中”自诩,但更多的结论是他们发现了彼此之间一种文化上深刻的一致性。
这种一致性在灾变论的理论中,就表现为二者都属于“秩序理性”,也即忏悔理性(“耶路撒冷”)和抽象理性(“雅典”)都是秩序理性的表现形式。强调这种一致性并不否定二者之间存在差异,但由于马克斯-韦伯和克里斯托弗-道森的调和仍存在局限性,所以一致性才在我这里成为“主要问题”。我的努力并不是纯粹的文字游戏,因为忽视西方文化内部的精神一致性,对西方学界来说,“雅典”仍然是无根基的,“耶路撒冷”则因表现出“信仰的自负”而远离了基督;这一点正是“刘小枫的朋友们”(我指他在《走上十字架上的真》一书中所推崇的神学家们)可敬的学术努力中所普遍存在的,他们并没有真正突破格里高利改革和康德的哥白尼革命所划定的神圣世界与理性世界的界限,只是撞击了这个界限并使之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弯曲。对汉语学界来说,缺乏对西方文化的这种整体认识,必将影响对本族文化特质的整体把握,而我们知道,“改变中国文化的特质”(刘小枫)的前提是“认识中国文化的特质”。缺乏“自知之明”产生了严重的学术后果和社会后果,其一是社会意识将西方出于礼节上的尊重而表达的对中国文化的溢美之词当作文化自大的旁证,或者当作“爱国主义加工厂”所需要的“进口原料”。其二是在引进西方话语的学术界,特别是对忏悔理性与抽象理性之间互相指责的话语的平移,普遍产生了“淮橘为枳”的问题。比如,“中国自由主义”未能意识到自由主义在基督文化中所汲取的不可缺少的精神资源。刘小枫等学者意识到了自由主义在中国所面临的宗教资源的贫困及其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但他对中国文化的批评仍然平移了保守主义的话语;在刘小枫那里我们不难发现,他对“文革”的阐释基本上是保守主义对“建构理性主义”的阐释。“许多惨绝人寰的残暴都是以‘神圣’事业的名义干出来的。”(2)但在灾民社会,更可怕的是,很多残暴都是以“常识”的名义干出来的,在这里,杀害一个人根本不是出于对伪上帝之言的狂信,而仅仅是用“与宰掉一个驴子同样的理由”就行了。
对处境的误读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一种学术表演,真问题让位于伪问题,比如我们几乎可以在任何一本90年代的中国学术文集或著作中看到不同的“西方术语”在中国土地上的“日俄战争”,而中国的百姓们成了神情茫然的看客,权力者或者由于不懂、或者由于太懂而多少恩赐了学术上的“自由”。
另外,我的努力尤其不能被误解为企图复辟“政教合一”,理性和信仰显然有完全不同的实践方式,在理论上也存在各自的题材和话题。我不过强调在它们的理念及其陈述方式上虽然存在差异,但也存在某种程度的历史的文化上的、精神气质上的一致性;同时,更为重要的是,“理念的分歧”并不等于“存在的分裂”,关于这个问题,我将进一步予以说明。
西方哲学上的理性与信仰、肉身与存在、个体与团体的二元对立导致实践上的二元对立,这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永恒的悲剧,也是神学思想史上一个永恒的悲剧。帕斯卡尔和康徳在各自的领域干了同一件事情:肢解人的灵魂。这个悲剧起源于将理念等同于存在这种人性的有限性。舍勒对人的重新定义仅仅实现了“价值颠覆的颠覆”,并没有彻底在“此在”的基础上还原出人的本质,而是进一步割裂了人的统一性。人不仅是一个“走向”,而且是“人的走向”;人不仅仅是“祈祷的X”,而且是“祈祷的1乘以X”(3)。此外,他对“团契精神”的强调,以及默茨对“宗教的人民性”的强调,都虚构了理性个人主义的“片面性”的批评前提,且具有产生新的精神偶像的危险;因为“总体性是不真的”(阿多尔诺),“个体”与“总体”之间并不存在形而上学的二元对立。对薇依拒绝受洗(4)我们能说些什么呢?在我看来,这种可爱可敬的“固执”事实上来自对“信仰绝对性”的认信,而不是来自对上帝绝对性的认信——教会永远只能是有限者,因此,加入有限者不需要用无限者的条件来苛求自己;教会“永无谬误”那倒奇怪了(汉斯-昆),也与上帝的规定性发生了冲突。
人、生命、位格,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存在。由于认识存在的主体性需要和主体自身的有限性,分析和抽象成为存在自我认识的主要手段。爱和知识、理性和信仰、理性和非理性、欲望和理智,等等彼此争吵不休的范畴,不过是主体反思存在抽象出来的纯粹概念,是比喻性的,是“第二性世界”,而不就是存在本身。也就是说,在生活中并不存在,或不能“看见”这里独立存在的是理性,那里独立存在的是信仰。这种抽象当然有价值,它可以为思维运动提供工具性的便利。但我们必须切记,比喻就是比喻,它不是存在本身。理性和信仰最多不过是存在的不同功能,但即使如此,二者之间的物理性对立也是不存在的,是完全想象的。
认识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对形而上学理性主义来说,它应当意识到,它从来没有离开过非理性主义(没有任何能力和证据可以将理性和非理性进行物理分割),在功能层面,理性也不具有任何“高人一等”的价值优越性,可以将非理性贬低到精神病院里去,因为如果那样它自己也必将是同行者。信仰和非理性主义因同样的理由应该保持同样的谦虚和宽容。“理性的自负”和“非理性的自负”都是反存在的真相的,都是在互相敌视中想象出的精神疯狂。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对“理性的自负”强调得太多了,甚至发展到反对科学和理性本身的“诗性智慧”的程度上去了,而没有注意到反理性本身的人仍然在使用理性,更没有意识到在反理性的合唱中,“渐进理性主义”和“诗性智慧”的苟合繁殖出了“犬儒主义”的“先锋派”。“非理性自负”同样是轻浮和丑恶的。对于神学来说,它应该意识到理性和启示同样是上帝送给人类的礼物,它应该反省,是谁给它的权利将理性和信仰分开来并将信仰压在理性的头上的呢?在所有的神学思维中,从来就不存在没有理性的信仰!舍斯托夫等东正教神学家对形而上学的攻击和形而上学对信仰的攻击同样可以归结为人的有限性。信仰上帝并不意味着信仰就是上帝,信仰仍然是人的信仰。在我看来,信仰就是理性,理性就是信仰。什么是理性呢?就是对“理性有限性”的清醒认识。在巴特等神学家那里,理性被等同与“理性的自负”,批评往往将被批评的对象夸张到极点,这是一种批评的局限性。
我是通过理性信仰上帝的:第一、没有上帝我不可能有理性,第二、基督受难对人类获得救赎指明了一条伟大的理性的道路,还有比追随基督更理性的生活道路吗?《圣经》的比喻性言辞完全可以通过布尔特曼的“解神学”而发现理性的智慧,但谁又能怀疑这不正是耶稣和希伯来先知们的真正意图呢?对圣言进行理性的还原也完全可以在《圣经》上找到根据。当然,理性并不是真本身,人类的有限理性必须在上帝的无限理性面前保持谦逊,正如非理性主义并不就是美一样,必须在上帝的完美面前保持谦逊。同样,信仰也必须作这种反省,它应该意识到信仰同样是上帝在人类心灵中的自我呈现——如理性是上帝在人类心灵中的自我呈现一样——,但绝不是信仰者的自我呈现,它只是绝对地获得了相对的真、善和美,是对上帝的间接认识。
对理性和信仰的共同的有限性的认识,恰恰是走向上帝之路。“理性的有限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理性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忏悔理性与灾民理性
--------------------------------------------------------------------------------
任不寐
宗教是历史的钥匙。
——劳德-阿克顿
一个人对人文主义的起源研究得越多,他就愈是不得不承认一种不仅是精神的,而且完全是基督教的因素存在。
——克里斯托弗-道森
“人权宣言”在基督之前以及无基督教时是不可能出现的。
——赫尔岑
基督教和其它宗教的不同,在于它强调受难的功用。
——约翰-麦克曼勒斯
巴枯宁认为上帝就是政权。但基督提示人们,上帝不是政权,而是爱,不是政权力量,而是在的爱的力量。爱的政权已非政权,而是自由。知识分子是否将明白,只有在未来的基督教中包含着能够战胜未来庸俗习气和卑贱的力量?如果明白了,那么将成为新世界的第一位忏悔者;如果不明白,那就会象赫尔岑一样,只是新世界最后的战士、垂死的角斗士。
——梅尼日科夫斯基
一、通过生活认识上帝
我们刚刚结束对“两希文化”中希腊文化的分析,现在讨论“希柏来文化”。对基督教的“平反工作”从启蒙运动以来就已经开始,但直到今天,关于基督教与文化的关系问题,特别是关于基督教与“理性主义”的关系问题,才引起中国思想界的重视。这毕竟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因为在灾民理性和唯物主义的共同攻击下,宗教一直被挂着迷信的标签受到嘲弄和审判;如果说在西方,经院哲学和传教士受到了不公正的、缺乏历史感的对待,在东方,从景教以来,它却遭遇到了来自“低一层次的批评”——人们对宗教的批判勇气远远超过了他们对宗教的理解能力;对传教士的全面否定比几个世纪以前的法国作家们显得更加“忘恩负义”,并表达了充分的“诗性智慧”的有限性。
上帝何以可能
基督教的核心观念是上帝观念。上帝观念完全是西方的观念,正因如此,在将“God”翻译成汉语的过程中,传教士和翻译家们伤透了脑筋。那么,西方的上帝观念是如何产生的呢,或者说,为什么上帝观念出现在西方?对宗教问题有两种解释方法,一种是理性的方法(“宗教社会学”),通过人类理性对宗教现象进行结构主义的分析。一种是信仰的办法(神学),上帝是超验存在,上帝观念和一切社会现象、宗教现象都来自上帝的创造和启示。但这两种方法在“灾变论”中并不矛盾,我将证明:上帝观念和宇宙理性是密切相关的。
上帝是全能至善的创造者,因此,对“宗教社会学”来说,人通过对宇宙秩序和宇宙理性的直观产生了原动者的观念——如此完美的宇宙一定有它的因果规律,这个因就是上帝,世界是果。或者说,上帝观念产生于“认识你自己”这种反思,通过对宇宙理性的完美的认识和反省人在理性和道德上的有限性,通过认识人的有限性引入了绝对者的观念。上帝观念当然与犹太人动荡不安的生活有关,但这种动荡并未达到灾变的底线,犹太人与其它民族的关系仍然是遵循“交换理性”的。毋宁说,上帝观念是秩序世界的流浪者的观念,在此岸世界的无归属感使流浪的民族把目光投向了美丽的天空。更重要的是,上帝观念不仅仅是犹太人的文化,它属于整个欧洲。希腊哲学就基本上完成了上帝形象的绘制,柏拉图哲学作为希腊哲学的一座丰碑可以看作是宗教的哲学渊源。
对神学来说,宇宙秩序不过是神的创造,上帝通过这种奇迹的创造向人显示自己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灾变宇宙和秩序宇宙都是上帝的创造,但这一点并不否定上帝的普遍存在和仁慈,或不能说上帝是“偏心”的,仅仅是亚伯拉罕和雅各的上帝,而其他民族在“选民”之外。灾民社会的灾难同样是上帝的显现,由于灾民选择了一种非敬神的反应方式(灾民理性),而在上帝看来,这种反应方式不是唯一的选择;因此灾难不过是上帝对灾民暴政和偶像崇拜的惩罚和警告:你们悔过吧。这是一种神恩,一种特殊的启示,但经过那么多的杀戮和启示以后,仍无人听见上帝的声音,领悟上帝的特殊临在。这种执迷不悟和继续作恶只能继续遭受惩罚。如果我们把2000年春天在华北肆虐的沙尘暴,看作这种启示,并因此反省掠夺式发展模式的悲剧性失误从而集中精力干点儿正经事,这不正是上帝的意旨吗?上帝把中国人放置在险恶的自然环境里,不是对中国人的遗弃,而是对中国人的理性和道德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帝是公平的。
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
证明上帝存在是西方思想史一个永恒的话题,无论是神学家,还是世俗学者,都为此倾注了他们的精力和才华。反神论(“自然主义”)的证明亦如此。本文并不是要参与这种争论(尽管我对此有自己的思考),我们感兴趣的是这种论证与灾变论有关理论的关系。约翰-希克(John Hick)总结了思想史上存在的论证上帝的几种方式(1):
1、本体论论证。它是纯粹概念的论证:上帝是没有更伟大或更完美的能想象的存在者或必然存在的存在者;如果认为这样一种存在者必定存在,那么相反的结论就自相矛盾。这种证明所使用的逻辑最大的问题是,它同样可以是魔鬼“存在”的证明,因此它受到了康德哲学和经验主义的反驳。其中是非我们先不管,我们感兴趣的是,“本体论证明”显然是抽象理性和逻辑理性的问题,因而不是灾民理性的问题——这种论证及其意义,在灾民理性看来,是完全不知所云和“胡说八道”。
2、宇宙论论证。这就是“原动者”的解释,宇宙被看为是创造者的被造者,而创造者“为其它事物的存在提供了最后的解释,尽管没有任何东西能解释她自身的存在”。这里的上帝观念是因果思维中的一个结构,是第一因,世界是果,上帝是因。这是秩序理性的论证。
3、设计论论证。这种论证和我们所说的宇宙理性密切相关:宇宙如此完美显然是完美者的设计。希克转述F-R腾南特(Tennant 1930)的观点,认为设计论证明包括相互关联的5个命题,我根据自己的理解将之简述如下:(1)宇宙恰好产生了生命和物质存在或如此有秩序存在所需要的各种条件;(2)道德感的存在;(3)“自然的美学价值”;(4)人类理性及其可能性的存在;(5)“独特宗教经验”。这五种论证方案实际上都是对“为什么这样”这个问题的回答。这种独特问题意识从宗教社会学的角度,都可以归结为人类对秩序理性的反思;“独特宗教经验”产生的前提是人类心灵存在能够接受这种体验的准备性的“思维结构”,这个思维“前见”就是对因果关系的先验预定。
本文属于“宗教社会学”的分析,因此我主要在设计论的意义上解释基督教的基本概念。忏悔理性与秩序理性的话语前提是一致的,并与秩序理性是互相促进的关系,而不是互相对立和否定的关系。二者之间当然存在局部的冲突,但这种冲突远未达到为唯物论所引伸的那种不可调和的程度,而在这种冲突中,是教会,而不是世俗政权,更多地承担起了作为良知自由的避难所的责任。关于这个问题的探究,构成了下一节的主要内容。这是恢复历史真相的工作。
二、耶路撒冷与雅典
“雅典与耶路撒冷”,舍斯托夫提出这样一个命题是为了用“旷野的呼告”淹没泰罗斯头上“灿烂的星空”,他和约伯一起坐在“天平”的一端,想象黑格尔被高高翘起在半天中拼命挣扎而发出复仇者的微笑。这是对形而上学恐怖统治的一种复仇。我在这里引用这组概念目的大不相同,在我看来,“雅典与耶路撒冷”之间的“冷战时代”也应该过去了,应当揭示这样一个事实:它们实际上一直是一块土地上的建筑;特别是在与灾民理性进行对话的情况下,“雅典与耶路撒冷”都是秩序理性的女儿,甚至是一个女儿。如果说,在“存在神学”的视野里,“雅典与耶路撒冷”是势不两立的,现在我要讨论的是二者之间的水乳交融。
一个理论问题
关于宗教和西方文化的关系,特别是基督教(“耶路撒冷”)和“资本主义”、形而上学理性主义(“雅典”)的关系,社会学家和神学家都进行了充分的争论。这种争论从一开始就在“二元对立”的模式上进行的,争论本身又强化了对立和各自的片面性。修补裂缝的工作是在本世纪初开始的,两次世界大战促使思想界在“形而上学的恐怖”和“奥斯维辛”灾难的精神废墟上反省各自作为同谋者的责任;这种反省在“雅典”世界导致了经验自由主义对建构理性主义的胜利,同时对“理性的自负”和“伪上帝”的批判使思想家重新听见了“耶路撒冷”神圣的钟声。而在“耶路撒冷”那里,从启蒙时代就开始了的“世俗化”进程受到了“三大挑战”(1)的激发加快了自己“基督化”的步伐;实践神学再一次坚定地将十字架树立在地平线上,它不仅照耀了“雅典”世界两种理性主义各自的局限性和无根性,而且在遥远的东方,反思现代化阵痛中反复回到始点的悲剧的中国思想精英们,也模糊地看到了它的背影。
“发现东方”无疑为理性与信仰之间的调和提供了新的动力,追问“西方的兴起”的起源在经过排除相同理由的论证,宗教因素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文化比较”视野里来解释抽象理性和忏悔理性之间关系的社会学学者中,马克斯-韦伯和克里斯托弗-道森是非常著名的两位。他们的问题和本书开篇提出的问题是基本一致的,何以东西方文化如此不同,并何以“欧洲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他们的目的是论述基督教对“西方文化的兴起”起到了独特的作用。东方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实体的认识反过来产生了一个新的结果:在共同面对异质的“龙文化”视域中,虽然“雅典”和“耶路撒冷”的个别“居民”出于互相否定的历史积怨往往“托中”自诩,但更多的结论是他们发现了彼此之间一种文化上深刻的一致性。
这种一致性在灾变论的理论中,就表现为二者都属于“秩序理性”,也即忏悔理性(“耶路撒冷”)和抽象理性(“雅典”)都是秩序理性的表现形式。强调这种一致性并不否定二者之间存在差异,但由于马克斯-韦伯和克里斯托弗-道森的调和仍存在局限性,所以一致性才在我这里成为“主要问题”。我的努力并不是纯粹的文字游戏,因为忽视西方文化内部的精神一致性,对西方学界来说,“雅典”仍然是无根基的,“耶路撒冷”则因表现出“信仰的自负”而远离了基督;这一点正是“刘小枫的朋友们”(我指他在《走上十字架上的真》一书中所推崇的神学家们)可敬的学术努力中所普遍存在的,他们并没有真正突破格里高利改革和康德的哥白尼革命所划定的神圣世界与理性世界的界限,只是撞击了这个界限并使之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弯曲。对汉语学界来说,缺乏对西方文化的这种整体认识,必将影响对本族文化特质的整体把握,而我们知道,“改变中国文化的特质”(刘小枫)的前提是“认识中国文化的特质”。缺乏“自知之明”产生了严重的学术后果和社会后果,其一是社会意识将西方出于礼节上的尊重而表达的对中国文化的溢美之词当作文化自大的旁证,或者当作“爱国主义加工厂”所需要的“进口原料”。其二是在引进西方话语的学术界,特别是对忏悔理性与抽象理性之间互相指责的话语的平移,普遍产生了“淮橘为枳”的问题。比如,“中国自由主义”未能意识到自由主义在基督文化中所汲取的不可缺少的精神资源。刘小枫等学者意识到了自由主义在中国所面临的宗教资源的贫困及其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但他对中国文化的批评仍然平移了保守主义的话语;在刘小枫那里我们不难发现,他对“文革”的阐释基本上是保守主义对“建构理性主义”的阐释。“许多惨绝人寰的残暴都是以‘神圣’事业的名义干出来的。”(2)但在灾民社会,更可怕的是,很多残暴都是以“常识”的名义干出来的,在这里,杀害一个人根本不是出于对伪上帝之言的狂信,而仅仅是用“与宰掉一个驴子同样的理由”就行了。
对处境的误读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一种学术表演,真问题让位于伪问题,比如我们几乎可以在任何一本90年代的中国学术文集或著作中看到不同的“西方术语”在中国土地上的“日俄战争”,而中国的百姓们成了神情茫然的看客,权力者或者由于不懂、或者由于太懂而多少恩赐了学术上的“自由”。
另外,我的努力尤其不能被误解为企图复辟“政教合一”,理性和信仰显然有完全不同的实践方式,在理论上也存在各自的题材和话题。我不过强调在它们的理念及其陈述方式上虽然存在差异,但也存在某种程度的历史的文化上的、精神气质上的一致性;同时,更为重要的是,“理念的分歧”并不等于“存在的分裂”,关于这个问题,我将进一步予以说明。
西方哲学上的理性与信仰、肉身与存在、个体与团体的二元对立导致实践上的二元对立,这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永恒的悲剧,也是神学思想史上一个永恒的悲剧。帕斯卡尔和康徳在各自的领域干了同一件事情:肢解人的灵魂。这个悲剧起源于将理念等同于存在这种人性的有限性。舍勒对人的重新定义仅仅实现了“价值颠覆的颠覆”,并没有彻底在“此在”的基础上还原出人的本质,而是进一步割裂了人的统一性。人不仅是一个“走向”,而且是“人的走向”;人不仅仅是“祈祷的X”,而且是“祈祷的1乘以X”(3)。此外,他对“团契精神”的强调,以及默茨对“宗教的人民性”的强调,都虚构了理性个人主义的“片面性”的批评前提,且具有产生新的精神偶像的危险;因为“总体性是不真的”(阿多尔诺),“个体”与“总体”之间并不存在形而上学的二元对立。对薇依拒绝受洗(4)我们能说些什么呢?在我看来,这种可爱可敬的“固执”事实上来自对“信仰绝对性”的认信,而不是来自对上帝绝对性的认信——教会永远只能是有限者,因此,加入有限者不需要用无限者的条件来苛求自己;教会“永无谬误”那倒奇怪了(汉斯-昆),也与上帝的规定性发生了冲突。
人、生命、位格,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存在。由于认识存在的主体性需要和主体自身的有限性,分析和抽象成为存在自我认识的主要手段。爱和知识、理性和信仰、理性和非理性、欲望和理智,等等彼此争吵不休的范畴,不过是主体反思存在抽象出来的纯粹概念,是比喻性的,是“第二性世界”,而不就是存在本身。也就是说,在生活中并不存在,或不能“看见”这里独立存在的是理性,那里独立存在的是信仰。这种抽象当然有价值,它可以为思维运动提供工具性的便利。但我们必须切记,比喻就是比喻,它不是存在本身。理性和信仰最多不过是存在的不同功能,但即使如此,二者之间的物理性对立也是不存在的,是完全想象的。
认识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对形而上学理性主义来说,它应当意识到,它从来没有离开过非理性主义(没有任何能力和证据可以将理性和非理性进行物理分割),在功能层面,理性也不具有任何“高人一等”的价值优越性,可以将非理性贬低到精神病院里去,因为如果那样它自己也必将是同行者。信仰和非理性主义因同样的理由应该保持同样的谦虚和宽容。“理性的自负”和“非理性的自负”都是反存在的真相的,都是在互相敌视中想象出的精神疯狂。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对“理性的自负”强调得太多了,甚至发展到反对科学和理性本身的“诗性智慧”的程度上去了,而没有注意到反理性本身的人仍然在使用理性,更没有意识到在反理性的合唱中,“渐进理性主义”和“诗性智慧”的苟合繁殖出了“犬儒主义”的“先锋派”。“非理性自负”同样是轻浮和丑恶的。对于神学来说,它应该意识到理性和启示同样是上帝送给人类的礼物,它应该反省,是谁给它的权利将理性和信仰分开来并将信仰压在理性的头上的呢?在所有的神学思维中,从来就不存在没有理性的信仰!舍斯托夫等东正教神学家对形而上学的攻击和形而上学对信仰的攻击同样可以归结为人的有限性。信仰上帝并不意味着信仰就是上帝,信仰仍然是人的信仰。在我看来,信仰就是理性,理性就是信仰。什么是理性呢?就是对“理性有限性”的清醒认识。在巴特等神学家那里,理性被等同与“理性的自负”,批评往往将被批评的对象夸张到极点,这是一种批评的局限性。
我是通过理性信仰上帝的:第一、没有上帝我不可能有理性,第二、基督受难对人类获得救赎指明了一条伟大的理性的道路,还有比追随基督更理性的生活道路吗?《圣经》的比喻性言辞完全可以通过布尔特曼的“解神学”而发现理性的智慧,但谁又能怀疑这不正是耶稣和希伯来先知们的真正意图呢?对圣言进行理性的还原也完全可以在《圣经》上找到根据。当然,理性并不是真本身,人类的有限理性必须在上帝的无限理性面前保持谦逊,正如非理性主义并不就是美一样,必须在上帝的完美面前保持谦逊。同样,信仰也必须作这种反省,它应该意识到信仰同样是上帝在人类心灵中的自我呈现——如理性是上帝在人类心灵中的自我呈现一样——,但绝不是信仰者的自我呈现,它只是绝对地获得了相对的真、善和美,是对上帝的间接认识。
对理性和信仰的共同的有限性的认识,恰恰是走向上帝之路。“理性的有限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理性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