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抗日·国民党·教科书 (ZT)
最近发生了好几起日本中小学历史教科书被篡改的事件,日本政府企图在教科书上抹煞一些侵华的真相。而话说回来,对于那场让中国人付出几千万人口的牺牲和千百亿美元的损失的抗日战争,我们自己的认识又是否全面呢?尤其是对于在抗日战争中和八路军新四军一样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国民党将士,我们能在心中给人家一个恰当的评价吗?
至少我觉得我们的教科书对他们提的还不够。小时候我们学习“抗日战争”那段历史的时候一般都知道国民党“消极抗日”,那时候哪里懂什么“消极”啊,反正就是不好好抗日,就是不抗日。大了一些才知道,国民党也是抗日的。最近看了几本书,我觉得,国民党的抗日,不但不是消极的,而且时非常主动、非常积极,并且付出了极其大的牺牲的。我们小时候学习的“消极抗日”这个笼统的概念对于那时的国民党是不尽公平的。
当然,国民党军队打不过日本鬼子,那是真的,不但打不过,还输得很惨。这其中,蒋介石等人的错误指挥、各个部队的军阀习气严重、军纪涣散、装备落后等等都是主要原因。但是,那个时候输给日本人的可不只中国军队一家,菲律宾的40多万美菲军、印尼的英荷舰队、越南的法军、马来新加坡的英军都输了,而且都输的很爽,爽到居然有足够的英国战俘给日本人去修桂河大桥。胜败乃兵家常事。麦克阿瑟到了澳大利亚说了一句“我还会回去的”,是没有人说他痴人说梦的。
再者,消极抗日绝不是国民党打不赢的原因。七七事变以前中国还没做好抗日的军事准备,忍让多于对抗是真的,但是七七事变之后,国共两党立即捐弃前嫌,国民党也不说“攘外必先安内”了,而是马上组成了联合阵线,携手抗敌。而且著名的淞沪抗战不是日本先打中国,而是国民党中央军抢先攻击上海的日本军队,差点把敌人赶下海。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人曾狂妄地说要在“六个月内”灭亡中国,但是从1937年夏到1938年冬,日本军队仅仅是攻占了华东和华北一部分中国领土,如果国民党没有积极主动地调集重兵同日本人在河北山东山西江苏展开大规模的抗战,日本人没准真会兑现他们的诺言。大家可以回想1644年清军入关的情景:由于那几个南明政权不好好抗清,几年之内中国就不存在抵御外侮的正规军了,战斗在前线的是“李逆(自成)”和“张逆(献忠)”的余部。这种情况在300年后没有重演。
我们知道林彪的115师“平型关大捷”,却很少有人了解杜聿明第五军的“昆仑关大捷”吧。两场恶战的敌人全是日本“皇军”素有“钢军”称号的第五师团。前者重创了该师团的一支押送辎重的联队,后者则重创了该师团的一个野战旅团。
苏北有个“刘老庄”战斗——新四军第三师一个连82人在拚掉日军170人之后壮烈殉国。但是有关国民党中央军的“四行仓库八百壮士”我们又知道多少呢?有多少人能知道那飘扬在几乎完全被日本人占领的闸北的倔强的青天白日旗呢?
我们的初中课本就曾介绍到八路军有一位左权将军牺牲在太行山,这是我们党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最高级的将领。但是我们是否也清楚,国民党有多少将军牺牲在抗日前线?两百多人!他们也是民族英雄,在教科书里也应该提一提。
我们知道在1945年日本被美国人干得差不多的时候我们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大反攻,在华北苏北从日本人手中夺回大片的国土,但是我们知道吗,抗日战争中最大规模的反击是1939年的“冬季攻势”,此役,国民党投入54万兵力,对武汉方向日本侵略军主要是日本第11军进行了大规模的反击,日本人评论这场战役时说:“中国军队反击规模之大,斗志之旺盛,行动之积极均属罕见;”“中国事变八年间,彼我主力正式激战并明显呈决战态势,以此为最”。而这我是到了25岁时才从一本书上了解到的。
我们还知道日本侵华发动的最大的两次战役:武汉会战(1938.8——11)和豫湘桂会战也就是“大陆交通线战役”(1944——1945),国民党军队都打败了。但是,日本人付出的代价我们也应该知道:两次战役,日军都是针对国民党所谓“豆腐军”的,但是都付出了伤亡数万人的代价,尤其后一次,日军个师团都遭受“三、四成”的损失。
此外,还有很多场战役值得我们建立纪念堂的,比如常德战役,比如衡阳战役,比如台儿庄战役,等等等等。参加了这些战役的将士们也是民族英烈,我们知道邱少云,我们知道狼牙山五壮士,我们更应该知道常德的“八千男儿血”。
这些内容我们不应该在读大学了看了书了才知道,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它放进中学教科书?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国民党不完全是“消极抗日”呢?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最近发生了好几起日本中小学历史教科书被篡改的事件,日本政府企图在教科书上抹煞一些侵华的真相。而话说回来,对于那场让中国人付出几千万人口的牺牲和千百亿美元的损失的抗日战争,我们自己的认识又是否全面呢?尤其是对于在抗日战争中和八路军新四军一样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国民党将士,我们能在心中给人家一个恰当的评价吗?
至少我觉得我们的教科书对他们提的还不够。小时候我们学习“抗日战争”那段历史的时候一般都知道国民党“消极抗日”,那时候哪里懂什么“消极”啊,反正就是不好好抗日,就是不抗日。大了一些才知道,国民党也是抗日的。最近看了几本书,我觉得,国民党的抗日,不但不是消极的,而且时非常主动、非常积极,并且付出了极其大的牺牲的。我们小时候学习的“消极抗日”这个笼统的概念对于那时的国民党是不尽公平的。
当然,国民党军队打不过日本鬼子,那是真的,不但打不过,还输得很惨。这其中,蒋介石等人的错误指挥、各个部队的军阀习气严重、军纪涣散、装备落后等等都是主要原因。但是,那个时候输给日本人的可不只中国军队一家,菲律宾的40多万美菲军、印尼的英荷舰队、越南的法军、马来新加坡的英军都输了,而且都输的很爽,爽到居然有足够的英国战俘给日本人去修桂河大桥。胜败乃兵家常事。麦克阿瑟到了澳大利亚说了一句“我还会回去的”,是没有人说他痴人说梦的。
再者,消极抗日绝不是国民党打不赢的原因。七七事变以前中国还没做好抗日的军事准备,忍让多于对抗是真的,但是七七事变之后,国共两党立即捐弃前嫌,国民党也不说“攘外必先安内”了,而是马上组成了联合阵线,携手抗敌。而且著名的淞沪抗战不是日本先打中国,而是国民党中央军抢先攻击上海的日本军队,差点把敌人赶下海。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人曾狂妄地说要在“六个月内”灭亡中国,但是从1937年夏到1938年冬,日本军队仅仅是攻占了华东和华北一部分中国领土,如果国民党没有积极主动地调集重兵同日本人在河北山东山西江苏展开大规模的抗战,日本人没准真会兑现他们的诺言。大家可以回想1644年清军入关的情景:由于那几个南明政权不好好抗清,几年之内中国就不存在抵御外侮的正规军了,战斗在前线的是“李逆(自成)”和“张逆(献忠)”的余部。这种情况在300年后没有重演。
我们知道林彪的115师“平型关大捷”,却很少有人了解杜聿明第五军的“昆仑关大捷”吧。两场恶战的敌人全是日本“皇军”素有“钢军”称号的第五师团。前者重创了该师团的一支押送辎重的联队,后者则重创了该师团的一个野战旅团。
苏北有个“刘老庄”战斗——新四军第三师一个连82人在拚掉日军170人之后壮烈殉国。但是有关国民党中央军的“四行仓库八百壮士”我们又知道多少呢?有多少人能知道那飘扬在几乎完全被日本人占领的闸北的倔强的青天白日旗呢?
我们的初中课本就曾介绍到八路军有一位左权将军牺牲在太行山,这是我们党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最高级的将领。但是我们是否也清楚,国民党有多少将军牺牲在抗日前线?两百多人!他们也是民族英雄,在教科书里也应该提一提。
我们知道在1945年日本被美国人干得差不多的时候我们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大反攻,在华北苏北从日本人手中夺回大片的国土,但是我们知道吗,抗日战争中最大规模的反击是1939年的“冬季攻势”,此役,国民党投入54万兵力,对武汉方向日本侵略军主要是日本第11军进行了大规模的反击,日本人评论这场战役时说:“中国军队反击规模之大,斗志之旺盛,行动之积极均属罕见;”“中国事变八年间,彼我主力正式激战并明显呈决战态势,以此为最”。而这我是到了25岁时才从一本书上了解到的。
我们还知道日本侵华发动的最大的两次战役:武汉会战(1938.8——11)和豫湘桂会战也就是“大陆交通线战役”(1944——1945),国民党军队都打败了。但是,日本人付出的代价我们也应该知道:两次战役,日军都是针对国民党所谓“豆腐军”的,但是都付出了伤亡数万人的代价,尤其后一次,日军个师团都遭受“三、四成”的损失。
此外,还有很多场战役值得我们建立纪念堂的,比如常德战役,比如衡阳战役,比如台儿庄战役,等等等等。参加了这些战役的将士们也是民族英烈,我们知道邱少云,我们知道狼牙山五壮士,我们更应该知道常德的“八千男儿血”。
这些内容我们不应该在读大学了看了书了才知道,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它放进中学教科书?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国民党不完全是“消极抗日”呢?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