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房价能一直涨上去吗?

文章来源:冰川思想库

挂了快一年,降了几轮价,虽然看房的人不少,但有意愿买的寥寥无几。慢慢地我心态开始有些崩了,心想不会第一套房子就砸手里了吧。

最近,各种楼市松绑政策频繁出台,又是“认房不认贷”,又是降低存量贷款利率,各地也陆续放宽限购政策,有些地方成交量开始有所回升。

只是面对这一楼市新动态,感觉跟自己已经没什么关系。这些年来,作为一个飘在北京的内容创业者,卖房变换房,南下变留下,来回“倒腾”房子的经历,让人疲惫不堪,同时又哭笑不得。

01 刚需“上车”

2015年,大学毕业5年的我,连着办了结婚、买房和生子三件大事。

对于一个农村出身的孩子而言,一年之内完成这三件事,压力还是很大的,尤其是买房,彼时的北京房价虽然不比现在,但参照我的收入和积蓄,也算得上是天价了。

而我之所以决定出手买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即将出生的儿子促成的。我简单算了笔账,孩子出生后,家里老人来带,一家四口怎么也要租个两室一厅,即便是我当时租住的南五环,一个小两居的租金也得四五千,位置好一点、面积大一点,价格就更高了。

而买一个“上车房”,只要能凑齐首付款,用满120万公积金贷款,每个月还贷5200,基本跟房租支出持平了。而且结婚有了孩子,租房搬起家来也不方便,想想还是咬咬牙“上车”吧。

在跟媳妇取得共识后,我便开始在租住的亦庄及其周边看房,一边看房一边凑首付。

当时我们俩的积蓄,加起来满打满算不到60万,想要上车附近的小两居,还是有不小难度的。于是,我在管同事和朋友借钱的同时,也让在老家的父亲帮着想法子凑一些。

俗话说,求人办事矮一头,更何况是借钱这种事,所以我是两头准备着,两头也不抱大希望。即便如此,父亲在老家筹钱发生的一段不愉快,还是大大改写了我对人性的看法,也彻底打消了我借钱凑首付的念头。

“这钱要看借给谁,借的人将来还不还得起”,当父亲转述某个同辈至亲的这句话给我听时,我当即在电话里边告诉他,不用在老家凑钱了。

于是,我将看房的地点锁定在了亦庄附近的旧宫。这里号称北京房价的洼地,虽然在南五环里边,离城区也更近,但房价却要比亦庄便宜一些。更重要的是,就我们手头的积蓄而言,勉强能够得上这里的小两居。

▲北京楼市(图/图虫创意)

在跟着中介看了一阵房后,北京楼市的情绪也开始起了变化,不少条件稍微好点的房子,挂出来没多久就出掉了,基本不给买房人考虑时间。就我们当时的预算而言,可选的房子实在是有限,加上房价看涨情绪愈来愈浓烈,我们最终定了旧宫一个板楼小区的顶层,而且没有电梯。

定这个房子的原因,除了说不清道不明的缘分因素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是一个小两居,然后之前业主家,也是一对夫妻加上一个小男孩,老人过来帮着带小孩。聊了几句,又看了看房子的格局和保养情况,感觉除了楼层高要爬楼有点烦人外,其他倒是基本满足我们的需求。

就这样,我们在办完过户手续后,赶在儿子出生前一个多月搬了进去。虽然媳妇挺着大肚子,每天爬楼很辛苦,但一想到总算在北京有了自己的家,也就释然了不少。

美中虽有不足,但不妨碍苦中作乐。

02 折腾“换房”

2015年年底,北京楼市量价齐升,房价上涨开始传导到了旧宫片区。当时,因为儿子刚出生不久,一家人忙得焦头烂额,虽然心里庆幸及时上了车,但实在没有太多心思关注房价。

倒是在2016年年中,前业主发来的一条微信,至今让我印象深刻,他在微信中说,“你们买房赶上了好时候,相当于少奋斗了10年”。

我能隐约感受到他没在高点出掉房子的失落,但转念一想,他卖房是着急给孩子换学区房,那买到的新房子涨幅应该更高啊。我没有回他的微信,因为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尤其是那句“少奋斗10年”,更是让我无从回起。

在这个小房里边,我们一住就是7年,期间我们一家子大体还是比较顺的,用我媳妇的话来说,是这个房子还比较“旺”我,因为住进来后,我不论工作还是收入,都算有了不小的提升。

只是住的时间久了,房子作为顶层的毛病,也逐渐显现了出来,下雨天房顶上开始浸水,起初是次卧的一个角,再后来客厅也有了。有几次雨下得大的时候,浸水的地方都开始往下滴水了,给物业打电话要求维修,答复的话术就是各种推脱。

好在北京的雨不算多,浸水对我们生活的整体困扰倒是还好,就是楼顶浸水的那几块地方实在有碍观瞻,然后我和媳妇也有些担心这个因素会影响后边卖房。

时间来到2020年年底,我们的房子满了5年,交易的时候,没有个税和营业税,加上孩子快上小学了,我们又都没有北京户口,想赶在这之前出掉房子离开北京,于是委托中介挂了出去,只是没想到这一挂就是一年半。

我们也知道顶层房子,不论流动性还是价格,都要比其他楼层差一些,但想着毕竟是北京的房子,价格挂低点,卖总归能卖得出去吧。而且,为了顺利出房,我自掏腰包,请师傅给屋顶做了防水,室内也做了粉刷,房子还没卖出去,就已经花了一万多。

挂了快一年,降了几轮价,虽然看房的人不少,但有意愿买的寥寥无几。慢慢地我心态开始有些崩了,心想不会第一套房子就要砸手里了吧。更让我忧心的是,这套房子卖不掉,按各地的限购政策,我离开北京不论去哪个大城市,手头积蓄都买不上什么过得去的房子。

当时,心里边想得最多的是,怪只怪当初买房的时候“人穷志短”,没有多借点钱,哪怕多借个十几万,买一个楼层好一点的,也不至于如此被动,但世上没有后悔药,我们只能进一步降价,静候有缘人了。

直到2022年4月份,在比最初的挂盘价低了40多万后,房子等来了新的买主,最终以264万元的价格成交,虽然比小区同等条件房子高点差了50多万,但这套房子我们还是赚了些钱,只是远没前业主说的“少奋斗10年”那么夸张。

虽然房子卖掉的时间点略显尴尬,因为没几个月小孩就要读小学了,我们要离开北京南下买房定学校,时间上已经很仓促了,但在房子出掉的那一刻,我还是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就在房子卖掉不到一周的时间,我们南下的目标城市苏州,紧跟着上海也封了,短时内不要说过去买房,就是进去也费劲。

▲合肥城市景观(图/图虫创意)

于是,我们又想起了备选的合肥。我和老婆都是安徽人,回老家省会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一番问询,按合肥当时的限购政策,我们是没有购房资格的,而在不久前,我们是能走人才落户购房的,但也不知道是不是合肥前几年房价涨太猛,还是什么其他因素,这个政策当年到期后不给续了。

两个目标城市都买不了房,但两个地方的入学政策,又都要求学校跟房子挂钩,临时过去租房更是来不及。那时候,我真的有一种被各种“政策”精准针对的感觉,限购、防控、入学,哪一个关卡能通,都不至于那般被动。

犹疑了几天后,我们被迫放弃南下打算,开始匆忙在北京看房,因为按北京的入学政策,名下没房的我们,租房时间来不及,不买房,孩子就没学校上了。而且,就算是买房,时间也很急,北京幼升小5月份就要做信息采集了,我们必须赶在这之前把房子敲定。

03 有了资格,没了买房的钱

因为时间紧急,我甚至来不及抱怨,就定下了要买的房子,而且这次看房的时间,比第一次还要短。从卖出前边的房子,到买进新的房子,两次交易时间相隔不到两周,以至于后来跟朋友们提起,他们笑我买房跟买菜似的。

因为没有北京户口,我们也就不去考虑什么学区房了,毕竟买了也没法在北京中高考不是?新买的房子,最终定在了离公司不远的东四五环之间,孩子也就近入了学。

吸取首套房子教训,我们这次选了带电梯的次顶层,算上中介税费,我们不仅掏空了家底,而且还从外边借了不少钱。

买房的时候,虽然疫情比较严重,但从房产交易中心排队过户的情况看,整个市场还算热闹。多年打拼的那点积累,换来这么一套房子,换了孩子一个入学资格,内心可谓五味杂陈。

而且,因为第一套房子没加杠杆,买了顶层,导致最终出手困难,再买房的时候,我选择了加杠杆,过上了每天睁眼就要还钱的日子。

现在想来,当时之所以出手,除了情势所逼外,对未来个人收入,多少还是存有一些侥幸心理的。在这一点上,自己的见识,甚至不及在农村的老父亲,他劝我实在不行,把孩子送回老家读书,买房、换城市都是大事,后边观察观察再做决定。

后来发生的一切,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而言,父亲给出的方案是最为合理的。因为就算我能顺利在苏州或者合肥买房,过去一年多光景,这两座城市绝大多数房子,也都是在震荡下行。至于我在北京的房子,那肯定也是逃脱不了这波大势了。

难怪老话总讲“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这回算是有了切身的体会。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到了2022年8月份,合肥开始放松限购,我突然又有了在那里购房的资格,可惜有了资格,我却没了买房的钱。前不久,这座屡屡因房价涨幅出尽风头的城市,又全面放开了限购,苏州的情况也差不多。

北京楼市虽然明面上价格跌幅不大,但挂盘越来越多,成交量越来越少,却是不争的事实。我们房子在链家的维护人,常常跟我感慨,今年是她从业二十年,最难做的一年,她本人连着两月没开单,带的两个徒弟也因为业绩惨淡先后辞职。“现在不要说卖房了,就连往外租,都比往年差了很多”。

图/图虫创意

“在中国买房能致富,这个信仰算是崩塌了吧?”深夜,朋友圈一个雪球大V发了这样一条状态,我默默点了个赞。

其实,在2019年后很多人买的房子,搁到现在都不赚钱的,甚至不少还亏了。只是在今年之前,大家虽然眼下亏了钱,但始终相信终有一天,房价还能涨回去,但今年以来,这么想的人恐怕越来越少了。

在这一涨一跌的楼市大浪潮中,又有多少人像我一样被动地跟着逐浪前行呢?毕竟在中国,房子除了居住属性外,还牵连着其他很多你人生中无法舍弃的因素,比如说孩子教育。很多时候,我也不想折腾,但总有一些不可控因素,不由得我不折腾。

北京新买的房子,换来了孩子暂时入学的资格,但长远而言,我还是要因为户口因素折腾一次,只是那一次要是再涉及到房子,我真的没信心能折腾好了。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家园 / 枫下觅巢 / 房价能一直涨上去吗? +1

    文章来源:冰川思想库

    挂了快一年,降了几轮价,虽然看房的人不少,但有意愿买的寥寥无几。慢慢地我心态开始有些崩了,心想不会第一套房子就砸手里了吧。

    最近,各种楼市松绑政策频繁出台,又是“认房不认贷”,又是降低存量贷款利率,各地也陆续放宽限购政策,有些地方成交量开始有所回升。

    只是面对这一楼市新动态,感觉跟自己已经没什么关系。这些年来,作为一个飘在北京的内容创业者,卖房变换房,南下变留下,来回“倒腾”房子的经历,让人疲惫不堪,同时又哭笑不得。

    01 刚需“上车”

    2015年,大学毕业5年的我,连着办了结婚、买房和生子三件大事。

    对于一个农村出身的孩子而言,一年之内完成这三件事,压力还是很大的,尤其是买房,彼时的北京房价虽然不比现在,但参照我的收入和积蓄,也算得上是天价了。

    而我之所以决定出手买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即将出生的儿子促成的。我简单算了笔账,孩子出生后,家里老人来带,一家四口怎么也要租个两室一厅,即便是我当时租住的南五环,一个小两居的租金也得四五千,位置好一点、面积大一点,价格就更高了。

    而买一个“上车房”,只要能凑齐首付款,用满120万公积金贷款,每个月还贷5200,基本跟房租支出持平了。而且结婚有了孩子,租房搬起家来也不方便,想想还是咬咬牙“上车”吧。

    在跟媳妇取得共识后,我便开始在租住的亦庄及其周边看房,一边看房一边凑首付。

    当时我们俩的积蓄,加起来满打满算不到60万,想要上车附近的小两居,还是有不小难度的。于是,我在管同事和朋友借钱的同时,也让在老家的父亲帮着想法子凑一些。

    俗话说,求人办事矮一头,更何况是借钱这种事,所以我是两头准备着,两头也不抱大希望。即便如此,父亲在老家筹钱发生的一段不愉快,还是大大改写了我对人性的看法,也彻底打消了我借钱凑首付的念头。

    “这钱要看借给谁,借的人将来还不还得起”,当父亲转述某个同辈至亲的这句话给我听时,我当即在电话里边告诉他,不用在老家凑钱了。

    于是,我将看房的地点锁定在了亦庄附近的旧宫。这里号称北京房价的洼地,虽然在南五环里边,离城区也更近,但房价却要比亦庄便宜一些。更重要的是,就我们手头的积蓄而言,勉强能够得上这里的小两居。

    ▲北京楼市(图/图虫创意)

    在跟着中介看了一阵房后,北京楼市的情绪也开始起了变化,不少条件稍微好点的房子,挂出来没多久就出掉了,基本不给买房人考虑时间。就我们当时的预算而言,可选的房子实在是有限,加上房价看涨情绪愈来愈浓烈,我们最终定了旧宫一个板楼小区的顶层,而且没有电梯。

    定这个房子的原因,除了说不清道不明的缘分因素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是一个小两居,然后之前业主家,也是一对夫妻加上一个小男孩,老人过来帮着带小孩。聊了几句,又看了看房子的格局和保养情况,感觉除了楼层高要爬楼有点烦人外,其他倒是基本满足我们的需求。

    就这样,我们在办完过户手续后,赶在儿子出生前一个多月搬了进去。虽然媳妇挺着大肚子,每天爬楼很辛苦,但一想到总算在北京有了自己的家,也就释然了不少。

    美中虽有不足,但不妨碍苦中作乐。

    02 折腾“换房”

    2015年年底,北京楼市量价齐升,房价上涨开始传导到了旧宫片区。当时,因为儿子刚出生不久,一家人忙得焦头烂额,虽然心里庆幸及时上了车,但实在没有太多心思关注房价。

    倒是在2016年年中,前业主发来的一条微信,至今让我印象深刻,他在微信中说,“你们买房赶上了好时候,相当于少奋斗了10年”。

    我能隐约感受到他没在高点出掉房子的失落,但转念一想,他卖房是着急给孩子换学区房,那买到的新房子涨幅应该更高啊。我没有回他的微信,因为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尤其是那句“少奋斗10年”,更是让我无从回起。

    在这个小房里边,我们一住就是7年,期间我们一家子大体还是比较顺的,用我媳妇的话来说,是这个房子还比较“旺”我,因为住进来后,我不论工作还是收入,都算有了不小的提升。

    只是住的时间久了,房子作为顶层的毛病,也逐渐显现了出来,下雨天房顶上开始浸水,起初是次卧的一个角,再后来客厅也有了。有几次雨下得大的时候,浸水的地方都开始往下滴水了,给物业打电话要求维修,答复的话术就是各种推脱。

    好在北京的雨不算多,浸水对我们生活的整体困扰倒是还好,就是楼顶浸水的那几块地方实在有碍观瞻,然后我和媳妇也有些担心这个因素会影响后边卖房。

    时间来到2020年年底,我们的房子满了5年,交易的时候,没有个税和营业税,加上孩子快上小学了,我们又都没有北京户口,想赶在这之前出掉房子离开北京,于是委托中介挂了出去,只是没想到这一挂就是一年半。

    我们也知道顶层房子,不论流动性还是价格,都要比其他楼层差一些,但想着毕竟是北京的房子,价格挂低点,卖总归能卖得出去吧。而且,为了顺利出房,我自掏腰包,请师傅给屋顶做了防水,室内也做了粉刷,房子还没卖出去,就已经花了一万多。

    挂了快一年,降了几轮价,虽然看房的人不少,但有意愿买的寥寥无几。慢慢地我心态开始有些崩了,心想不会第一套房子就要砸手里了吧。更让我忧心的是,这套房子卖不掉,按各地的限购政策,我离开北京不论去哪个大城市,手头积蓄都买不上什么过得去的房子。

    当时,心里边想得最多的是,怪只怪当初买房的时候“人穷志短”,没有多借点钱,哪怕多借个十几万,买一个楼层好一点的,也不至于如此被动,但世上没有后悔药,我们只能进一步降价,静候有缘人了。

    直到2022年4月份,在比最初的挂盘价低了40多万后,房子等来了新的买主,最终以264万元的价格成交,虽然比小区同等条件房子高点差了50多万,但这套房子我们还是赚了些钱,只是远没前业主说的“少奋斗10年”那么夸张。

    虽然房子卖掉的时间点略显尴尬,因为没几个月小孩就要读小学了,我们要离开北京南下买房定学校,时间上已经很仓促了,但在房子出掉的那一刻,我还是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就在房子卖掉不到一周的时间,我们南下的目标城市苏州,紧跟着上海也封了,短时内不要说过去买房,就是进去也费劲。

    ▲合肥城市景观(图/图虫创意)

    于是,我们又想起了备选的合肥。我和老婆都是安徽人,回老家省会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一番问询,按合肥当时的限购政策,我们是没有购房资格的,而在不久前,我们是能走人才落户购房的,但也不知道是不是合肥前几年房价涨太猛,还是什么其他因素,这个政策当年到期后不给续了。

    两个目标城市都买不了房,但两个地方的入学政策,又都要求学校跟房子挂钩,临时过去租房更是来不及。那时候,我真的有一种被各种“政策”精准针对的感觉,限购、防控、入学,哪一个关卡能通,都不至于那般被动。

    犹疑了几天后,我们被迫放弃南下打算,开始匆忙在北京看房,因为按北京的入学政策,名下没房的我们,租房时间来不及,不买房,孩子就没学校上了。而且,就算是买房,时间也很急,北京幼升小5月份就要做信息采集了,我们必须赶在这之前把房子敲定。

    03 有了资格,没了买房的钱

    因为时间紧急,我甚至来不及抱怨,就定下了要买的房子,而且这次看房的时间,比第一次还要短。从卖出前边的房子,到买进新的房子,两次交易时间相隔不到两周,以至于后来跟朋友们提起,他们笑我买房跟买菜似的。

    因为没有北京户口,我们也就不去考虑什么学区房了,毕竟买了也没法在北京中高考不是?新买的房子,最终定在了离公司不远的东四五环之间,孩子也就近入了学。

    吸取首套房子教训,我们这次选了带电梯的次顶层,算上中介税费,我们不仅掏空了家底,而且还从外边借了不少钱。

    买房的时候,虽然疫情比较严重,但从房产交易中心排队过户的情况看,整个市场还算热闹。多年打拼的那点积累,换来这么一套房子,换了孩子一个入学资格,内心可谓五味杂陈。

    而且,因为第一套房子没加杠杆,买了顶层,导致最终出手困难,再买房的时候,我选择了加杠杆,过上了每天睁眼就要还钱的日子。

    现在想来,当时之所以出手,除了情势所逼外,对未来个人收入,多少还是存有一些侥幸心理的。在这一点上,自己的见识,甚至不及在农村的老父亲,他劝我实在不行,把孩子送回老家读书,买房、换城市都是大事,后边观察观察再做决定。

    后来发生的一切,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而言,父亲给出的方案是最为合理的。因为就算我能顺利在苏州或者合肥买房,过去一年多光景,这两座城市绝大多数房子,也都是在震荡下行。至于我在北京的房子,那肯定也是逃脱不了这波大势了。

    难怪老话总讲“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这回算是有了切身的体会。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到了2022年8月份,合肥开始放松限购,我突然又有了在那里购房的资格,可惜有了资格,我却没了买房的钱。前不久,这座屡屡因房价涨幅出尽风头的城市,又全面放开了限购,苏州的情况也差不多。

    北京楼市虽然明面上价格跌幅不大,但挂盘越来越多,成交量越来越少,却是不争的事实。我们房子在链家的维护人,常常跟我感慨,今年是她从业二十年,最难做的一年,她本人连着两月没开单,带的两个徒弟也因为业绩惨淡先后辞职。“现在不要说卖房了,就连往外租,都比往年差了很多”。

    图/图虫创意

    “在中国买房能致富,这个信仰算是崩塌了吧?”深夜,朋友圈一个雪球大V发了这样一条状态,我默默点了个赞。

    其实,在2019年后很多人买的房子,搁到现在都不赚钱的,甚至不少还亏了。只是在今年之前,大家虽然眼下亏了钱,但始终相信终有一天,房价还能涨回去,但今年以来,这么想的人恐怕越来越少了。

    在这一涨一跌的楼市大浪潮中,又有多少人像我一样被动地跟着逐浪前行呢?毕竟在中国,房子除了居住属性外,还牵连着其他很多你人生中无法舍弃的因素,比如说孩子教育。很多时候,我也不想折腾,但总有一些不可控因素,不由得我不折腾。

    北京新买的房子,换来了孩子暂时入学的资格,但长远而言,我还是要因为户口因素折腾一次,只是那一次要是再涉及到房子,我真的没信心能折腾好了。

    • 如果人口持续增加,房价会螺旋性上涨。
      • 看来你没点开,楼主转帖的北京,北京第一批450万去雄安还没落实好呢,第二批不知道多少。2016起2环内就硬行计划降低人口。降低人口是北京的行政硬性主旋律
        • 赶走低端人口不会对房价造成立竿见影的冲击。
          • 450万全低端?😊
            • 要是大富大贵的450万去了雄安,那四环内的房子价格直逼燕郊。
    • location, location,location北上深肯定不用太担心。 +1
      • 说反了吧?小地方才不用担心。比如鹤岗再崩盘又能怎么样?
        • 小地方也不涨呀
    • 如果研究一下普通人致富的途径,买房比买股票靠谱多了,房价不能保证每年都涨,但是基本可以保证一直涨上去,这是因为或多或少都会有通膨,钱毛了,人工,材料都高了,房价不可能还是原来的价,房子还有使用价值,你财富积累的过程中,也享受到了 +3
    • 北京的房子别想了,以后只是赔多少的问题。加拿大的房子还得涨,就看揉脸上天天有帖子说转钱的事 +2
      • 我觉得中国一线加几个准一线的房子还有很大上升空间,2,3线也许不大了,房产价格和供需以及利率有很大关系,供需和政府的政策相关,一个政策就能让房价上天或熄火
        • 上海的亲戚小辈一年前买要多花100万+。 +1
          • 国内现在是房子太多,人太少了,再加上某人还起码再干个10年+,可以预见未来的10年能保持平稳不跌就很不错了,升值的机会甚微。 +1
        • 北京除外
          • 呵呵,八月的统计出来了,北京是唯一的房价环比,同比都在上涨的城市
            • 因为北京是唯一在2019到2022疫情期间没怎么涨的超一线,因为近几年没猛涨
              • 也可以说,北京的房产是中国最安全的,没有之一。北京三面环山,没有多少地,如果政府不是故意压房价,涨是大概率
                • 政府不是管房价,政府是管人口,从2014年北京人口降低外流,是硬性政府规定要剪人口,雄安第一期就450万,整个才2000万人,你摁一下计算器,还有第二期。北京这次不跌是因为前三年其他超一线大涨时雄安的计划限制了北京的涨幅
      • 北京很大,二环,三环就那么多地方。这些地方很多事学区房,很难降。
        • 这些地方的价格也就2017不到
          • 热门地区小户型从来没有降过。
            • 热门地区小户型2017一闪的价格也还没有回到

              跟近多伦多的好区同步
    • 犹如当年炒股一样,第一波大行情上去的时候,连小菜场买菜的老奶奶都在炒股。大家深信股价会永远涨上去,不会掉下来。当股价重重地往下探底的时候,一个有一个破产跳楼的就上了新闻头条。对于个人操作一旦失误,可能导致永世不得翻身。 +4
    • 大家都希望一直涨下去,买两套房,然后等着退休。
      • 消费未来,一定会有一段停下来,日本中国。。。。但是的确不知道还涨多少停,这个太不好预测了
        • 也有人说,经济崩溃,房市股市一泻千里。看看明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