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国家经济:积累与消费 -zt-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有一点俺是同意的,就是你说的“认为只要继续实行高积累低消费的政策,中国一定也能取得日本那样技术上的飞跃,”但接着你就开始讲:“实际上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工业的消费市场从哪里来。” 这俺就不能同意了。(原文附后)
咋们先看看你的理论。先从逻辑上看,按照你的理论,“高积累低消费的政策给一个国家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严重抑制了国内市场的发展” 。假设你是对的,那么,在邓小平刚刚改革的时候,应该是市场消费的需求最小的时候,也就是说,当时应该是什么都卖不出去才对,从通货水平上来看,就应该是通货紧缩,而非通货膨胀。呵呵,如果你没有忘记的话,当邓小平刚刚开放市场时的那场“大涨价” 吧?凡是有经济概念的人都知道,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就是供小于求,庞大的消费市场把少量的商品的价格抬高了。当时的问题不是你所说的“严重抑制了国内市场的发展” ,而是市场上提供的商品远远小于消费者的要求。

中国当时是生产的太多了,而没有市场吗?像你说得“经过25年的发展,中国汽车产量只有区区20万辆,同期日本是近千万辆” ,其实这恰恰说明中国工业还没有达到规模化效益,中国的工业生产量不足,并没有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这并不是说中国市场只能够卖出20万辆。而你说的“由于市场规模的限制,企业的规模很难继续扩大” ,应该改为,“由于生产力的限制,企业的规模很难继续扩大” 否则,逻辑上很难讲通。如果当初中国生产了近千万辆汽车,结果只有20万辆卖了出去,你的话就通了。否则,你的逻辑就是混乱了。

再假设你说得是对的,那今天早已不是当初 “高积累低消费” 的时代了,而是进行了二十年的“低积累,高消费” ,那么今天应该是市场上供小于求,应该“大涨价” 才对。可事实上呢?呵呵,俺记得当初2000年时,让国务院焦头烂额地并不是涨价太快,而是通货紧缩,东西卖不出去。

你错在哪儿了呢?你把消费和生产割裂开来了。人类生产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消费。消费,就要有生产。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不是一头大了,另一头而就必须小的对立关系。如果当时中国有足够的工业力量,生产近千辆汽车,你能保证一定卖不出去吗?当时还是计划经济,就算是每人白给一辆车也是没人奇怪的,怎么能说是“市场” 限制了生产呢?

你说:“事实上日本从甲午到现在一直都严重依赖于海外市场,二战前是靠武力维持,二战后则通过依附美国市场。” 呵呵,当初日本在海外拼命掠夺殖民地,并不是为了寻找市场,恰恰相反,是因为国内的积累率还是不够高,所以日本就依靠大量掠夺海外资源来实现国内高积累。从而降低国内“高积累,低消费” 带来的社会压力。这就要提起高积累和工业化的关系了,说起来话就长了。

其实,如果能从海外得到积累用的资源,谁也不去在自己国内“压制消费” ,去搞那“不得人心” 的高积累了。道理很简单,高积累导致老百姓买不到想要的轻工产品,消费被抑制(注意,这不是你所说的抑制了国内市场的发展,而是国内有市场,但没商品。),老百姓就会埋怨。像英国和法国,就没有进行过“高积累” ,一样发展了自己的重工业。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们有殖民地,他们把国内所需要的“工业积累” 的资源从殖民地掠夺了过来,实际上是把其“高积累率” 强加在殖民地人民的头上了,而工业化的成果却自己享有了。

后来的日本德国就没有这样的好运了。他们晚了一步,大多数的殖民地已经被老牌殖民者占有了。所以不得已就只能搞自己国内的“高积累” ,然而由于他们的政治体制,还是不敢搞像苏联或中国那样的彻底高积累,所以他们一面在国内施行相对” “独裁”的政治统治,以便实现“高积累” 的顺利实行,一面通过政治甚至战争的手段抢夺殖民地。这就是你说的“日本的解决方案就是开拓海外市场,事实上日本从甲午到现在一直都严重依赖于海外市场,” 其实,不是“市场” ,而是殖民地,以便他们转移“高积累” 给国内带来的政治压力。这样,新老霸权们为了维护和争夺其殖民地,于是世界大战开始了。

一战以后,出现了一个社会主义政权,苏联。俄国本来是欧洲的一个落后国家,人民生活很苦,可是俄国的沙皇却也为了殖民地的争夺参加了世界大战,结果老百姓开始革命,最后一来二去成了苏联。苏联时代,政府有强大的政治优势,列宁说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不去抢什么殖民地,俺们要建设自己的新国家。于是,一种更彻底的“高积累” 型的工业化模式开始了。具体是如何执行的,不是俺要说的重点,俺就不说了。结果呢,大家都知道了,苏联用了仅仅十五年的时间,通过社会化的大生产,完成了基本的工业化。而后一跃成为了欧洲最强的工业国家。这个现实,震惊了当时全世界。“社会主义”一下子就成了当时最流行的词语,世界各国纷纷出现了学习共产苏联的热潮。中国也是在这时候,看到了一种强国的希望,很多有志之士纷纷信仰起了马列。当然,由于俄国革命以前虽然是落后,但本身也是有一定工业基础的。所以用了十五年。呵呵,中国就惨绿,一张白纸。所以中国只用三十年就基本完成工业化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也是我们中国人应该骄傲的地方。

一战没有解决殖民地问题。战败后的德国出了个希特勒,其实历史课本上的希特勒是个大坏蛋,杀人如麻。的确,他是个大魔头。但这个人也是有一定本事的,否则聪明的德国人怎么会那么如痴如狂地崇拜他?他一上台就开始进行工业的整合,施行彻底的“独裁” 统治,以便为顺利完成“高积累” 打下政治基础。然后就开始“打造” 德国的“骨头” --基干产业。德国本来就有工业基础,再加上希特勒“要大炮不要黄油” 的高积累政策,很快就成了仅次于苏联的欧洲第二大工业国。

当时的中国也在为究竟走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而争论,这里,俺引用小猪的一段话。“1928年,北京政府倒台,南京国民政府建立。1928-1931年间的实业部长孔祥熙提出了以重化学工业为主导的国营企业发展计划,以国家的国防为目标。但孔祥熙的计划没有资金支持,没有进展就结束了。1931年末,孔祥熙的后任陈公博提出了以民间轻工业为主体,“输出志向工业化”的战略,提出了“保税工厂”等措施,陈公博的经济政策是战后一些国家共通的策略。(FORU. 注:呵呵,就是类似今天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和保税区。历史是多么相似呀?)1928-1933任财政部长的宋子文也积极推进民间轻工业的发展,反对发展国营企业,反对强化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反对建立重化学工业。宋子文的主导思想是:1活用民间资本;2抑制政府财政支出;3国际分工协力。

为什么重视轻工业发展,陈公博如此解释:作为国家的根本大计来说,毫无疑问应该发展重工业。但为什么着重发展轻工业呢?首先中国缺乏重工业的熟练劳动力;其次重工业需要大量投资和相关产业配合,民间资本很难投资;第三外国政府对本国的重工业有大量的援助金,中国政府没有这个财力。

中国需要采用什么样的经济体制,资源委员会的翁文灏有如下论述:现在各国的经济体制,概括的说有三种类型。

[甲]完全国营和计划经济,苏联为代表。短时间重整了军备,成为强国,但民众付出了巨大牺牲。但可以参考其计划经济的方法和勇敢前进的精神。

[乙]政府完全统治下的全体主义经济,以德意日为代表,同时容忍私人企业。增强国家全体的力量和军备,侵犯其它国家利益。这种体制能够克服自由散漫,在短时间取得成果。但是,中国爱好和平,要为国际和平做贡献。(foru. 注:呵呵呵,哈哈哈。。。)

[丙]以自由竞争为主,部分政府控制,以英美为代表。部分政府控制与上述的两类体制不同,是守护和促进市场经济的自由,比较适合中国的国情。

民国期间以民间轻工业为主,采用自由市场经济体制,抗战时则向计划统治经济倾斜。有意思的是,积极推进民间企业的张謇、宋子文、陈公博等都拥有自己经营的民营企业。(foru. 注:呵呵。。。)

由于采用民营资本为主体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民国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按Chang (1969)的记载,工业增长率在1912-20年间高达13.4%, 1921-22年有一短暂萧条,1923-36,为8.7%,1912-42,平均增长率为8.4%,整个1912-1949,平均增长率为5.6%。而在二战前民国时期,尽管连绵战争,工业增长率仍高达8-9% (Chang 1969, pp20-74)。

而在同一时期,日本采用重工业优先的统制经济模式,效益低,增长率低下。战前工业增长率仅3.8%,20年代的增长率又退回到3.8%。1932-1936由于向战争突入,工业生产又加速,工业增长率才达到11.1%。《工业化的轨迹》P109-110 (foru. 注:像不像今天中国和日本的样子?呵呵。。。)

中国日本在甲午战争后才拉开差距,但中国锐意进行了政治和经济改革,民国期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增长率远远高于日本。2、30年代是中国的黄金十年,上海非常繁华,有东方巴黎之称。”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一战爆发,江南造船厂1919年承建美国“官府”级万吨运输船。但是建造所需的材料,关键部件及设计图纸都由美国提供。自己没有任何技术,只是组装,没有对基干产业产生推动作用。以至于“官府”级建造完成后,再也没有建造类似的船只。”   --愚蠢小猪《刷盘子》

中国在干什么呢?原来中国也没闲着,在为人家打工,进行装配。30年代,大量的劳动力涌向广州,上海等大城市,工业列强的基本零件到了,中国就把它们组装一下,然后交给强国,赚个打工费。(呵呵,多像今天的中国呀。)上海一夜之间成为了东方的巴黎,灯红酒绿,莺歌燕舞。好像眨眼间中国成了发达国家。这就是有名的黄金十年。

随着日本大炮的巨响,这个梦终于被震醒了。

中国才发现,上海的繁荣原来抵挡不住海上的军舰,装配工业的泡沫也不堪日本刺刀的一击。中国一溃千里,险些亡国。抗战期间中国工业不能为前线提供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门重炮。而日本却可以建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舰“大和”,生产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零” 式。中国经过了十年“黄金时期”高速经济增长后,竟远远落后于经济增长缓慢的日本。中国所谓的工业增长实质上是把自己的资源加工好后送到国外,人民生活迅速降低,挣来的钱用于富人们奢侈消费,而没有用来提高民族的知识和技术水准。(呵呵,可见,GDP根本是个屁)而太平洋对面的美国,则开动了那无以仑比的重工业机器,依靠其强大的基干产业,与日本和德国两头作战。二战中,美国发明的成千上万轰炸机一拥而上的地毯式轰炸,把老牌儿帝国主义的英国大兵都吓呆了:这哪儿是打仗啊,整个是毁灭!德日军队首先面对的不是英勇的士兵,而是弹雨!美国的战法依靠的就是那源源不断的物资!那源源不断的物资,依靠的就是完整的基干产业,和重化工业。

为什么中国当时工业发展迅速,却没有“工业化” 了呢?原来,当德国日本发展他们的“骨头” 的时候,中国却只发展了“肥肉” 。

什么是“骨头” 呢?骨头,就是基干产业,如精密机床制造,钢铁深加工,半导体制造,发动机及材料制造,石油化工原料及化工深加工等。其特点是投资大,效益慢,但一定要有。它是为从矿产开发到机械制造,再到大型机车,军工,舰船,再到轻工业,装配工业,纺织工业等等几乎一切产业提供制造机械,和基本零件的产业。简单的说,就是它为所有的产业提供生产的工具,和组装用的基本零件。或者说,他是工业的核心产业。

一个国家要成霸权,最好的办法还是先发展自己的基干产业。比如,把精密机床业搞好了,精密核心零件自然就好造了。发动机搞好了,飞机性能自然就提高了。有了基干产业这根骨头,自然就不用依附于美国日本了。否则没骨头,就成了南美。只能依附于有“骨头” 支撑着的发达国家。巴西也会造飞机,可是还要进口发动机。巴西还会造BMW的汽车发动机,可是从技术,到机床都必须进口德国的产品,自己造不了。

所以说,基干产业是重工业中的核心产业。这个概念实际上是德国和日本先提出了的,苏联也采用了。希特勒也曾经运用过,创造了强大的战争机器。可是后来德国战败,理论就进了冷宫。但德国人心里都明白,只干不说。这就是为什么德国的机械机床和机械设备,如汽车等至今是第一棒的。苏联呢,利用这个理论在二十年间就发展成了欧洲第一强。可是后来他看到这个理论的第一阶段太好了,就死抱着不放。结果就没有再发展肉(轻工业)。后来的事儿你都知道了。

骨头的成长需要大量的营养,可是增长得不快,当德国日本把大量资源用于生产机床,石化,钢铁加工的时候,GDP,或是工业数据上,增长的很慢,或是根本就显示不出来,所以感觉他们的经济没有发展。为什么呢?

重化工业有一个特点,就是当你初期投资时,需要大量的资金资源,提前生产或购买各种机械,技术工人,管理程序还都没有磨合,各种技术工艺需要大量时间研制开发,操作技术还不成熟,产品质低而价高。所以表现在GDP上,显示的贡献不多,甚至是负值,就必须靠从海外殖民地掠夺来弥补,但如果没有殖民地,那就只能牺牲国内其他方面(如农民,轻工业的牺牲)。等待化蛹成蝶。一旦突破了临界点,重化工业的强大威力显现了出来,产品数量就会以几何速度增长,质量成倍提高,而价格则以几何的速度降低。尤其是基干产业,他的发展可以带动几乎所有工业行业的发展。精密机床发展了,国家的工业品制造就发展了。半导体技术发展了,国家的芯片生产,各种电子元件的生产就发展了。钢铁加工发展了,国家的船舶,建筑,国防,汽车,航空等等都会有长足的发展。化工发展了,各种纤维,药品,塑料,家居品就发展了。国家工业化水平就会飞快跃升至发达水平。

而肥肉,则是容易增长的。装配工业,不需要大量的资金资源,也不需要各种技术工艺的支持,只要有肯吃苦的劳力,和减税免税的政策就够了。什么是装配呢?简单的说,就是把各种已经被基干产业生产出来的各种各样的零件组装起来。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自己都认识几个“电脑天才” ,电脑的事儿知道的很多。俺高中时就认识一位,他还是俺好朋友。当时电脑还不像现在这样普及,所以俺还是很敬佩他的。有一天,他用了几个小时,就自己“篡”了一台电脑。无非是买来CPU,硬盘,内存等零件,按照说明书上的方法,一件件安上罢了。当时俺很敬佩。现在,俺也会自己装台电脑,恐怕大多数人都会了。装配一台电脑并不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可是如果你给这个高中生几个小时,让他去做一个CPU,他就不行了。恐怕几年也未必行。这就是基干产业和装配产业的不同之处。一个是把自然界的原料变换为有用物品,另一个是简单的把各种零件组合。但这种组合,是必须要基干产业提供零件的。

国民时期的黄金十年,工业的发展实际就是这种肥胖,给人家打工。到头来,别国的机器呼隆隆起动,坦克大炮从生产线下来,中国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繁华的上海沦入敌手。自己却手无孚鸡之力。

呵呵,你是不是认为俺写得太长,好像都走题了?其实俺没有。之所以俺要在上面介绍了世界上几个重要发达国家的发家史,又引入了基干产业的概念,就是要讲一讲你所认为的开放以来的“贡献” 。

中国近百年的血泪史终于在毛泽东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的壮语下闭上了帷幕。中国开始激怀壮烈的建设时代。这一点俺与你看法相同。正像你说得,“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由于缺乏工业基础,一开始只能通过高积累来扩大工业规模,单纯的依靠工业来推动工业,作者也认为当时的积累率了比日本还高,这样做取得了极高的工业发展速度,对处于儿童期的中国工业发展是必要的,应该完全加以肯定。”

但是接着,你就认为中国是时候转向了。和你一样,俺也认为中国完成工业化的重工业阶段后,进行转向低积累是必要的。就拿苏联来说吧。

本来苏联做得不错,长了骨头。这也是为什么他曾经是世界超强呀。可有一点苏联错了,连毛主席也曾批评过其错误,就是,一旦骨头长成了,就要长肉了。光有骨头是不行的。什么是肉呢,就是下游装配工业,轻工业。苏联只注重了上游重工,可完成了重工建设后,没有把下游发展起来。

没有肉,庞大完整的骨架就难以有足够的营养补充,缺丐而垮。苏联在六十年代末骨头就已经长成了,可是在以后的二十年里没有发展肉,就是轻工和装配工业。导致重工业营养不良,技术发展缓慢。同时因为长期的没有丰富的轻工产品供应市场,使苏联人民开始怀疑其政策(呵呵,60年代毛就特地好心地警告过其领导人。。),结果大厦一夜垮台.

所以你至少说对了一半儿。为什么是一半儿呢?

你认为“所以80年代中国转向低积累高消费的政策是十分及时而明智的。” 俺同意一旦中国完成了工业化的“骨头” 的建设,就应该转向发展消费。毛泽东也说过,一旦重工业长成了,就会改善人民生活,发展装配业和轻工业的。但是必须在80年代吗?那时是一个合适的时间吗?

首先,你有没有一个标准,什么时候是最何适从高积累转到低积累的呢?我认为,当一个国家的基干产业突破了临界点,重化工业的强大威力显现了出来,就是转向的时候了。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要用三个五年 计划的时间,在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初步实现由农业国向工 业国的转变。为此,在投资中必须优先集中在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然后才考虑农 业和轻工业;在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上,必须保证提高积累率来发展生产资料 的生产,然后才能适当考虑提高人民生活的消费需要。这个原则是中国工业落 后的国情所决定的.

毛泽东当时没有发展下游和轻工,是因为中国的骨头还没有长成,还需要大量营养和能量,不能分散注意力。一旦骨头长成了,到时上游的产品数量就会以几何速度增长,质量成倍提高,而价格则以几何的速度降低。尤其是基干产业,突破临界点之后。到时候大量的基本零件生产出来,再由下游的中小装配企业装配。其实,基本零件的通用性是很高的。如一件芯片,可以装在电脑里,可以放在飞机里,也可以用在汽车上。到时候,像小猪说的,大家开动脑筋,把各种各样的零件搭积木似的排列组合,生产出各种千奇百怪的新鲜商品,中国可以有千千万万的中小企业,乡镇企业,搞这种装配业,打到国际市场,或者在国内销售。中国人的创造力是无穷的,还愁没有市场?

但是80年代初,中国的骨头长成了吗?正如你说的,“比如1980年,经过25年的发展,中国汽车产量只有区区20万辆,”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这说明当时中国重工业正在艰苦的成长阶段,正是等待化蛹成蝶的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资源,提前生产或购买研制各种机械,技术工人,管理程序还都要磨合,各种技术工艺需要大量时间研制开发,操作技术还不成熟,产品质低而价高。所以表现在GDP上,显示的贡献不多,甚至是负值,就必须靠从海外殖民地掠夺来弥补,但如果没有殖民地,那就只能牺牲国内其他方面(如农民,轻工业的牺牲)。” 这时候,中国所需要的不是大撒把政策,更不是釜底抽薪。1975年, 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会上提出了到二十世纪末, 实现工业, 农业, 国防, 科技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 就是说,只要再按原计划进行15年的基干产业成长,到2000年,中国的骨头就长硬了,基本上重化工业可以与世界强国相媲美了,而后,开始降低积累率,增加消费。
“70年代末的中国就像欲展翅高飞的雄鹰, 但是………”。(愚蠢小猪之名言)
80年代初, 随着邓小平的“半军事政变式”的复出, 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使这个曾经被批判为 “二号走资派” 的人物名正言顺的成为中国的” 第二代核心”. 政治上, 打击革命群众,平反一批老干部(后来搞腐败, 当买办的先锋). 军事上, 搞对越反击战, 提升了一批拥邓将军. 最重要的, 还是经济上.
第一,为了拉拢民心, 将高积累率的核心工业结构迅速向消费结构转换,1979年始, 连年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的收购价格. 以粮食为例, 1978年的粮食收购价格100为基准,85年价格为202, 同期的价格指数为128. 加上文革时搞出来的杂交水稻, 和70年代陆续建成的化肥工厂开始提供产品, 使粮食大幅度增产. 在城市, 工资分配率急剧上升( 工资分配率是工资占附加值的比重). 毛泽东时代, 由于高积累率的民族振兴政策, 工资分配率约为21%. 80年代有3次大的提升. 一次是81年增加到25%,二次是86年增加到30%, 89年后增加到几乎50%. 由于国家政策从高积累率转向高消费率, 无论农村还是城市, 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需求激增, 轻工业和乡镇企业生产力增加, 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第二,在 “皆大欢喜” 的背后, 却又是另一番景象. 核心生产力和重工业生产力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增长, 由于不顾一切的消费倾斜,80 年代初, 政府出现了巨额的财政赤字, 物价暴涨. 国家无法负担大规模的基础技术的研究开发, 和大型核心产业的升级改造. 很多重大项目被砍. 国防科研经费一停就是近二十年, 直至96年. 大型客机技术, 微电子技术, 精密机械机床技术, 重工业自动化技术… … 凡是不能立即产生效益, 投资大, 耗时长的项目, 一律下马. 天真地想像” 市场换技术”, 盼望能和西方建立” 和平夥伴”.重奏 “造船不如买船, 买船不如.租船” 的清末民国时期的老歌. 运十就是这个时代的悲局之一.
第三,80年代, 政府财政枯竭,对国企实行-拨改贷, 自负盈亏, 作为国家企业的政府职能瘫痪, 再加上工资分配率的急升, 企业没有能力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 “搞技改找死, 不搞技改等死”. 89年开始效益急剧下降. 政府没有能力挽救国企, 就开始搞 “引进外资”, 把能卖的企业卖掉, 卖不了的企业或破产或减员, “下岗职工” 这个历史名词开始走向舞台. 同时提拔一批崇尚西方经济的 “学者” 鼓吹什么 “国企问题是历史问题,” 或什么 “体制问题”, 是 “没有竞争力的” 等等….. 妄图推卸自己把国企推向死亡边缘的责任.

第四,从技术引进转向资本引进, 民族自己的产业链开始崩溃. 到今天, 天上飞的是外国飞机, 地上跑的是洋车(或洋件洋牌的装配车), 地铁是外国的, 高铁也打算用外国的. 于国外的技术差距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 为了政绩,各地官员开始出卖国家的重要产业。仅仅去年,地方政府就出售了在中国有垄断地位的南孚电池和徐州重工。中国市场拱手卖给了其他国家。
第五,由于80年代中, 政府财政枯竭,开始无限制的发放货币,导致86年开始的通货膨胀,人民收入开始缩水,物价飞涨,,另外一部分当时平反的“走资派” 老干部,开始走上了当初毛泽东最担忧的道路--贪污腐化及官僚主义,导致人民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增加,最终爆发了64事件。

“ “水际制造业”虽然使中国从整体上已经脱离了工业化的轨道,大部分人口被排除于工业化进程之外,没有消费能力,但占人口百分之几的精英,却享受着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但中国有13亿人口,就是这百分之几的人口,绝对数字非常庞大,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世界工业人口的比例,资源紧张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日本加紧压迫RMB自由浮动,资本项目下自由流动。中国的上层社会也需要把资产向更安全,更有效率的地方转移,金融自由化是大势所趋。1997年,中国凭借中央政府强大的控制力和公信力避免了危机。但现在,中央政府的控制力严重削弱,信用远不如昔。各地方已逐渐与国外资本形成各自独立的经济圈,与中央博弈,地域之间是相互竞争而非合作关系。没有基干产业,犹如无根草木的中国经济在即将来临的金融风暴下,前途会怎样?

中国独立、工业化、去工业化,几十年的历史画了个圈,又回到了提供资源和劳动力的被支配地位。这次与上次不同,上次是被武力胁迫,这次却是心甘情愿。中国人为什么勤劳而不富有?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正像机器一样把自己的资源加工后送往日本及国外。换回来花花绿绿的印刷品叫做外资,换回来的奢侈消费品供少数人享用。对于全体国民来说,可消费的资源事实上减少了,所以读不起书,看不起病,也住不起房子,没有养老和各种保障。国民的普遍教育没有了,岗位培训没有了,生产知识体系瓦解了,剩下的只是积极性高涨的人肉机器,以血肉之躯对抗钢铁,憧憬着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这一点无庸置疑。从南方的广州深圳到长江三角洲的苏州无锡,再到苏北、山东沿海,渤海湾沿岸,处处都在大兴土木,修公路,建厂房,成百平方公里的土地被划为开发区,以异常便宜的价格提供给外来投资者。无数的劳动力从西部和中部涌向这些迅速建立的开发区,再分头流向各个流水线旁的工作岗位。石油、钢材、有色金属的消耗量也越来越高,虽然公路越来越多,但超载现象还是压垮了路基和桥梁......这一切都证明,中国的工厂正在制造越来越多的产品。不过,从另一方面看,我们又很难把许多社会现象同“增长”联系起来,工资确实在缓慢增加,却始终跟不上物价和房屋价格的上涨,大学生们从学校里走出来,却很少有人能找到合适的工作,越来越多的人被医院的高收费剥夺了基本的医疗保障,整个国家不断在外交上让步......增长为什么没有带来幸福?繁荣为何不带来富强?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外汇储备超过4700亿美元,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年均增长8%,在世界经济一片低迷中,一枝独秀……。发展是硬道理的内容最后变成了挣钱是硬道理,一切用钱衡量,挣到钱的就是好猫,没有利润的事情就是无谓的浪费。
历史轮回,中国又走上了以挣钱为硬道理的发展道路。人均GDP在增长,但国民的生活却每况愈下,三农问题,下岗,教育医疗产业化,环境污染……。改革开放极大调动了积极性,一天干十余小时司空见惯,为什么干的越多得到的越少?原因是把自国的资源和人力往国外运,多运多得,极大调动了积极性,而中国却是人均资源匮乏的国家。GDP的增长对工业国家和落后国家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在工业国家反映的是资源流入,落后国家反映的则是资源流出,人均资源占有量的下降。换来的高级产品,只用来奢侈消费,并没有用来改善民族的知识和技术,反而还破坏了民族的独立性,学生在教育产业化中失学,熟练工人在下岗运动中死于贫病,基干产业彻底瓦解。

挣来的钱是自己的吗?如果辛苦挣来的钱必须去购买西方以垄断价格出售的工业物资,才能维持简单再生产,这种钱只是在我们的手中打个转而已,不是自己的财富。如果挣了钱,买房子置了家当却没有力量捍卫,也不是自己的,这个世界远没有大同。历史上的大清和民国不用说了。现在,虽然武力热战的可能性小了很多(台湾是个问题),但斗争却一刻不停,方式更加邪门离谱,轻轻一点鼠标,几十年积攒的货币,可能瞬间灰飞烟灭,还欠上还不清的债。依附型的中国经济,有捍卫国家的力量吗?” --愚蠢小猪《刷盘子》

至于你说得3亿吨钢,是很好,俺也非常高兴。不过这里有两点是要说明的。第一,钢的质量好了,但是你是否注意到,生产这些钢产品的设备,都是国产的吗,或是进口的?如果生产设备都是进口的,这只能说明中国的基干产业正在瓦解,而不是你说的成长。俗语道:“受人鱼,不如受人渔” 。(意思是:得到人家的鱼,不如学如何钓鱼。)就是说,用别人的机器生产出的先进钢铁,其意义远远小于用自己的机器产品生产。 中国能买外国能卖的技术,设备,中国其实都已经买了。可是人家卖你机床,设备,不是叫你自己造机床和设备呀!由于进口很多先进设备,中国的机床业反而没有了市场和资金去发展本来就相对落后的技术,只有863那点儿资金是远远不够的。最终你只能更依赖外国产业产品,导致基干产业的落后。第二,如果你注意看新闻的话,你会知道,现在中国还在大量进口钢材--中国无法生产的钢材。连铸比只是众多钢材指标中的一种。俺想你也知道,中国的命脉工程--三峡中的钢材,就不是国产的吧?好像是日本的。这能说明中国的钢产水平有了真正的提高吗?
另外俺看你有一个误解,就是认为毛泽东时代的工业企业因为没有“市场” ,效益不好。其实真正导致国营企业效益滑坡的,不是计划经济,而是邓改革了以后。就是说,国营企业的崩溃,完全是因为改革而起。改革之前,企业的效益反而比现在好的多。政府财政枯竭,对国营企业实行拨改贷,自负盈亏,作为“企业国家”的政府职能瘫痪。再加上工资分配率急升,企业没有能力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搞技改找死,不搞技改等死”。89年开始效益急剧下降,随着改革推进,效益越来越低下,如图1。

至于你说的小步发展,呵呵,二十年前取消运十时也是这么说的。二十年了,今天中国反而要向巴西学飞机技术了。。。为什么?你想过吗?
-----------------------------------------------------
北纬原文附:   
那几篇文章提到的国家间的竞争主要是技术间的竞争,这个观点我深感同意,但是文中一再把中国和日本相比,认为只要继续实行高积累低消费的政策,中国一定也能取得日本那样技术上的飞跃,实际上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工业的消费市场从哪里来。
高积累低消费的政策给一个国家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严重抑制了国内市场的发展,日本的解决方案就是开拓海外市场,事实上日本从甲午到现在一直都严重依赖于海外市场,二战前是靠武力维持,二战后则通过依附美国市场。有了市场,企业才能有规模,有了规模,才有条件逐渐提高技术水平。另外消费者的消费水平的提高也给了工业发展极大的动力,要知道普通消费者家里的代步工具是骡马,是自行车,还是汽车,对工业的促进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

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由于缺乏工业基础,一开始只能通过高积累来扩大工业规模,单纯的依靠工业来推动工业,作者也认为当时的积累率了比日本还高,这样做取得了极高的工业发展速度,对处于儿童期的中国工业发展是必要的,应该完全加以肯定。但是这样做也严重抑制了国内消费市场的发展,由于毛时代不可能像日本那样拓展海外市场,当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市场规模的限制,企业的规模很难继续扩大(更不要提当时小而全的政策),比如1980年,经过25年的发展,中国汽车产量只有区区20万辆,同期日本是近千万辆。而企业规模上不去,不但成本上无力和发达国家竞争,而且由于现代工业技术的研发成本越来越高,企业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也会受到限制,从而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不但是文革后中国工业的困境,也是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后期的困境。所以80年代中国转向低积累高消费的政策是十分及时而明智的。

目前虽然由于贫富差距,城乡差距等等问题使中国的国内市场的进一步扩展受到了限制,但规模仍然远远大于毛泽东时代,工业所必需的钢现在年产3亿吨才勉强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同时技术水平也并没有原地踏步,相反由于企业规模扩大,企业更加有实力去提升技术,仍以钢铁为例,代表钢铁生产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连铸比,从90年初的20%上升到目前的80%多(发达国家在90%左右),特等钢合金钢产量从90年代初的只占钢铁总产量的4%提高到目前的14%(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是15%),从去年开始小规模出口,作者所说的钢铁产业全线崩溃,只能做粗钢的话完全是无稽之谈。

浅见,知道这里高人多,见笑了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茶话 / 政治经济 / 国家经济:积累与消费 -zt-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有一点俺是同意的,就是你说的“认为只要继续实行高积累低消费的政策,中国一定也能取得日本那样技术上的飞跃,”但接着你就开始讲:“实际上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工业的消费市场从哪里来。” 这俺就不能同意了。(原文附后)
    咋们先看看你的理论。先从逻辑上看,按照你的理论,“高积累低消费的政策给一个国家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严重抑制了国内市场的发展” 。假设你是对的,那么,在邓小平刚刚改革的时候,应该是市场消费的需求最小的时候,也就是说,当时应该是什么都卖不出去才对,从通货水平上来看,就应该是通货紧缩,而非通货膨胀。呵呵,如果你没有忘记的话,当邓小平刚刚开放市场时的那场“大涨价” 吧?凡是有经济概念的人都知道,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就是供小于求,庞大的消费市场把少量的商品的价格抬高了。当时的问题不是你所说的“严重抑制了国内市场的发展” ,而是市场上提供的商品远远小于消费者的要求。

    中国当时是生产的太多了,而没有市场吗?像你说得“经过25年的发展,中国汽车产量只有区区20万辆,同期日本是近千万辆” ,其实这恰恰说明中国工业还没有达到规模化效益,中国的工业生产量不足,并没有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这并不是说中国市场只能够卖出20万辆。而你说的“由于市场规模的限制,企业的规模很难继续扩大” ,应该改为,“由于生产力的限制,企业的规模很难继续扩大” 否则,逻辑上很难讲通。如果当初中国生产了近千万辆汽车,结果只有20万辆卖了出去,你的话就通了。否则,你的逻辑就是混乱了。

    再假设你说得是对的,那今天早已不是当初 “高积累低消费” 的时代了,而是进行了二十年的“低积累,高消费” ,那么今天应该是市场上供小于求,应该“大涨价” 才对。可事实上呢?呵呵,俺记得当初2000年时,让国务院焦头烂额地并不是涨价太快,而是通货紧缩,东西卖不出去。

    你错在哪儿了呢?你把消费和生产割裂开来了。人类生产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消费。消费,就要有生产。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不是一头大了,另一头而就必须小的对立关系。如果当时中国有足够的工业力量,生产近千辆汽车,你能保证一定卖不出去吗?当时还是计划经济,就算是每人白给一辆车也是没人奇怪的,怎么能说是“市场” 限制了生产呢?

    你说:“事实上日本从甲午到现在一直都严重依赖于海外市场,二战前是靠武力维持,二战后则通过依附美国市场。” 呵呵,当初日本在海外拼命掠夺殖民地,并不是为了寻找市场,恰恰相反,是因为国内的积累率还是不够高,所以日本就依靠大量掠夺海外资源来实现国内高积累。从而降低国内“高积累,低消费” 带来的社会压力。这就要提起高积累和工业化的关系了,说起来话就长了。

    其实,如果能从海外得到积累用的资源,谁也不去在自己国内“压制消费” ,去搞那“不得人心” 的高积累了。道理很简单,高积累导致老百姓买不到想要的轻工产品,消费被抑制(注意,这不是你所说的抑制了国内市场的发展,而是国内有市场,但没商品。),老百姓就会埋怨。像英国和法国,就没有进行过“高积累” ,一样发展了自己的重工业。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们有殖民地,他们把国内所需要的“工业积累” 的资源从殖民地掠夺了过来,实际上是把其“高积累率” 强加在殖民地人民的头上了,而工业化的成果却自己享有了。

    后来的日本德国就没有这样的好运了。他们晚了一步,大多数的殖民地已经被老牌殖民者占有了。所以不得已就只能搞自己国内的“高积累” ,然而由于他们的政治体制,还是不敢搞像苏联或中国那样的彻底高积累,所以他们一面在国内施行相对” “独裁”的政治统治,以便实现“高积累” 的顺利实行,一面通过政治甚至战争的手段抢夺殖民地。这就是你说的“日本的解决方案就是开拓海外市场,事实上日本从甲午到现在一直都严重依赖于海外市场,” 其实,不是“市场” ,而是殖民地,以便他们转移“高积累” 给国内带来的政治压力。这样,新老霸权们为了维护和争夺其殖民地,于是世界大战开始了。

    一战以后,出现了一个社会主义政权,苏联。俄国本来是欧洲的一个落后国家,人民生活很苦,可是俄国的沙皇却也为了殖民地的争夺参加了世界大战,结果老百姓开始革命,最后一来二去成了苏联。苏联时代,政府有强大的政治优势,列宁说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不去抢什么殖民地,俺们要建设自己的新国家。于是,一种更彻底的“高积累” 型的工业化模式开始了。具体是如何执行的,不是俺要说的重点,俺就不说了。结果呢,大家都知道了,苏联用了仅仅十五年的时间,通过社会化的大生产,完成了基本的工业化。而后一跃成为了欧洲最强的工业国家。这个现实,震惊了当时全世界。“社会主义”一下子就成了当时最流行的词语,世界各国纷纷出现了学习共产苏联的热潮。中国也是在这时候,看到了一种强国的希望,很多有志之士纷纷信仰起了马列。当然,由于俄国革命以前虽然是落后,但本身也是有一定工业基础的。所以用了十五年。呵呵,中国就惨绿,一张白纸。所以中国只用三十年就基本完成工业化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也是我们中国人应该骄傲的地方。

    一战没有解决殖民地问题。战败后的德国出了个希特勒,其实历史课本上的希特勒是个大坏蛋,杀人如麻。的确,他是个大魔头。但这个人也是有一定本事的,否则聪明的德国人怎么会那么如痴如狂地崇拜他?他一上台就开始进行工业的整合,施行彻底的“独裁” 统治,以便为顺利完成“高积累” 打下政治基础。然后就开始“打造” 德国的“骨头” --基干产业。德国本来就有工业基础,再加上希特勒“要大炮不要黄油” 的高积累政策,很快就成了仅次于苏联的欧洲第二大工业国。

    当时的中国也在为究竟走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而争论,这里,俺引用小猪的一段话。“1928年,北京政府倒台,南京国民政府建立。1928-1931年间的实业部长孔祥熙提出了以重化学工业为主导的国营企业发展计划,以国家的国防为目标。但孔祥熙的计划没有资金支持,没有进展就结束了。1931年末,孔祥熙的后任陈公博提出了以民间轻工业为主体,“输出志向工业化”的战略,提出了“保税工厂”等措施,陈公博的经济政策是战后一些国家共通的策略。(FORU. 注:呵呵,就是类似今天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和保税区。历史是多么相似呀?)1928-1933任财政部长的宋子文也积极推进民间轻工业的发展,反对发展国营企业,反对强化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反对建立重化学工业。宋子文的主导思想是:1活用民间资本;2抑制政府财政支出;3国际分工协力。

    为什么重视轻工业发展,陈公博如此解释:作为国家的根本大计来说,毫无疑问应该发展重工业。但为什么着重发展轻工业呢?首先中国缺乏重工业的熟练劳动力;其次重工业需要大量投资和相关产业配合,民间资本很难投资;第三外国政府对本国的重工业有大量的援助金,中国政府没有这个财力。

    中国需要采用什么样的经济体制,资源委员会的翁文灏有如下论述:现在各国的经济体制,概括的说有三种类型。

    [甲]完全国营和计划经济,苏联为代表。短时间重整了军备,成为强国,但民众付出了巨大牺牲。但可以参考其计划经济的方法和勇敢前进的精神。

    [乙]政府完全统治下的全体主义经济,以德意日为代表,同时容忍私人企业。增强国家全体的力量和军备,侵犯其它国家利益。这种体制能够克服自由散漫,在短时间取得成果。但是,中国爱好和平,要为国际和平做贡献。(foru. 注:呵呵呵,哈哈哈。。。)

    [丙]以自由竞争为主,部分政府控制,以英美为代表。部分政府控制与上述的两类体制不同,是守护和促进市场经济的自由,比较适合中国的国情。

    民国期间以民间轻工业为主,采用自由市场经济体制,抗战时则向计划统治经济倾斜。有意思的是,积极推进民间企业的张謇、宋子文、陈公博等都拥有自己经营的民营企业。(foru. 注:呵呵。。。)

    由于采用民营资本为主体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民国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按Chang (1969)的记载,工业增长率在1912-20年间高达13.4%, 1921-22年有一短暂萧条,1923-36,为8.7%,1912-42,平均增长率为8.4%,整个1912-1949,平均增长率为5.6%。而在二战前民国时期,尽管连绵战争,工业增长率仍高达8-9% (Chang 1969, pp20-74)。

    而在同一时期,日本采用重工业优先的统制经济模式,效益低,增长率低下。战前工业增长率仅3.8%,20年代的增长率又退回到3.8%。1932-1936由于向战争突入,工业生产又加速,工业增长率才达到11.1%。《工业化的轨迹》P109-110 (foru. 注:像不像今天中国和日本的样子?呵呵。。。)

    中国日本在甲午战争后才拉开差距,但中国锐意进行了政治和经济改革,民国期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增长率远远高于日本。2、30年代是中国的黄金十年,上海非常繁华,有东方巴黎之称。”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一战爆发,江南造船厂1919年承建美国“官府”级万吨运输船。但是建造所需的材料,关键部件及设计图纸都由美国提供。自己没有任何技术,只是组装,没有对基干产业产生推动作用。以至于“官府”级建造完成后,再也没有建造类似的船只。”   --愚蠢小猪《刷盘子》

    中国在干什么呢?原来中国也没闲着,在为人家打工,进行装配。30年代,大量的劳动力涌向广州,上海等大城市,工业列强的基本零件到了,中国就把它们组装一下,然后交给强国,赚个打工费。(呵呵,多像今天的中国呀。)上海一夜之间成为了东方的巴黎,灯红酒绿,莺歌燕舞。好像眨眼间中国成了发达国家。这就是有名的黄金十年。

    随着日本大炮的巨响,这个梦终于被震醒了。

    中国才发现,上海的繁荣原来抵挡不住海上的军舰,装配工业的泡沫也不堪日本刺刀的一击。中国一溃千里,险些亡国。抗战期间中国工业不能为前线提供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门重炮。而日本却可以建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舰“大和”,生产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零” 式。中国经过了十年“黄金时期”高速经济增长后,竟远远落后于经济增长缓慢的日本。中国所谓的工业增长实质上是把自己的资源加工好后送到国外,人民生活迅速降低,挣来的钱用于富人们奢侈消费,而没有用来提高民族的知识和技术水准。(呵呵,可见,GDP根本是个屁)而太平洋对面的美国,则开动了那无以仑比的重工业机器,依靠其强大的基干产业,与日本和德国两头作战。二战中,美国发明的成千上万轰炸机一拥而上的地毯式轰炸,把老牌儿帝国主义的英国大兵都吓呆了:这哪儿是打仗啊,整个是毁灭!德日军队首先面对的不是英勇的士兵,而是弹雨!美国的战法依靠的就是那源源不断的物资!那源源不断的物资,依靠的就是完整的基干产业,和重化工业。

    为什么中国当时工业发展迅速,却没有“工业化” 了呢?原来,当德国日本发展他们的“骨头” 的时候,中国却只发展了“肥肉” 。

    什么是“骨头” 呢?骨头,就是基干产业,如精密机床制造,钢铁深加工,半导体制造,发动机及材料制造,石油化工原料及化工深加工等。其特点是投资大,效益慢,但一定要有。它是为从矿产开发到机械制造,再到大型机车,军工,舰船,再到轻工业,装配工业,纺织工业等等几乎一切产业提供制造机械,和基本零件的产业。简单的说,就是它为所有的产业提供生产的工具,和组装用的基本零件。或者说,他是工业的核心产业。

    一个国家要成霸权,最好的办法还是先发展自己的基干产业。比如,把精密机床业搞好了,精密核心零件自然就好造了。发动机搞好了,飞机性能自然就提高了。有了基干产业这根骨头,自然就不用依附于美国日本了。否则没骨头,就成了南美。只能依附于有“骨头” 支撑着的发达国家。巴西也会造飞机,可是还要进口发动机。巴西还会造BMW的汽车发动机,可是从技术,到机床都必须进口德国的产品,自己造不了。

    所以说,基干产业是重工业中的核心产业。这个概念实际上是德国和日本先提出了的,苏联也采用了。希特勒也曾经运用过,创造了强大的战争机器。可是后来德国战败,理论就进了冷宫。但德国人心里都明白,只干不说。这就是为什么德国的机械机床和机械设备,如汽车等至今是第一棒的。苏联呢,利用这个理论在二十年间就发展成了欧洲第一强。可是后来他看到这个理论的第一阶段太好了,就死抱着不放。结果就没有再发展肉(轻工业)。后来的事儿你都知道了。

    骨头的成长需要大量的营养,可是增长得不快,当德国日本把大量资源用于生产机床,石化,钢铁加工的时候,GDP,或是工业数据上,增长的很慢,或是根本就显示不出来,所以感觉他们的经济没有发展。为什么呢?

    重化工业有一个特点,就是当你初期投资时,需要大量的资金资源,提前生产或购买各种机械,技术工人,管理程序还都没有磨合,各种技术工艺需要大量时间研制开发,操作技术还不成熟,产品质低而价高。所以表现在GDP上,显示的贡献不多,甚至是负值,就必须靠从海外殖民地掠夺来弥补,但如果没有殖民地,那就只能牺牲国内其他方面(如农民,轻工业的牺牲)。等待化蛹成蝶。一旦突破了临界点,重化工业的强大威力显现了出来,产品数量就会以几何速度增长,质量成倍提高,而价格则以几何的速度降低。尤其是基干产业,他的发展可以带动几乎所有工业行业的发展。精密机床发展了,国家的工业品制造就发展了。半导体技术发展了,国家的芯片生产,各种电子元件的生产就发展了。钢铁加工发展了,国家的船舶,建筑,国防,汽车,航空等等都会有长足的发展。化工发展了,各种纤维,药品,塑料,家居品就发展了。国家工业化水平就会飞快跃升至发达水平。

    而肥肉,则是容易增长的。装配工业,不需要大量的资金资源,也不需要各种技术工艺的支持,只要有肯吃苦的劳力,和减税免税的政策就够了。什么是装配呢?简单的说,就是把各种已经被基干产业生产出来的各种各样的零件组装起来。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自己都认识几个“电脑天才” ,电脑的事儿知道的很多。俺高中时就认识一位,他还是俺好朋友。当时电脑还不像现在这样普及,所以俺还是很敬佩他的。有一天,他用了几个小时,就自己“篡”了一台电脑。无非是买来CPU,硬盘,内存等零件,按照说明书上的方法,一件件安上罢了。当时俺很敬佩。现在,俺也会自己装台电脑,恐怕大多数人都会了。装配一台电脑并不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可是如果你给这个高中生几个小时,让他去做一个CPU,他就不行了。恐怕几年也未必行。这就是基干产业和装配产业的不同之处。一个是把自然界的原料变换为有用物品,另一个是简单的把各种零件组合。但这种组合,是必须要基干产业提供零件的。

    国民时期的黄金十年,工业的发展实际就是这种肥胖,给人家打工。到头来,别国的机器呼隆隆起动,坦克大炮从生产线下来,中国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繁华的上海沦入敌手。自己却手无孚鸡之力。

    呵呵,你是不是认为俺写得太长,好像都走题了?其实俺没有。之所以俺要在上面介绍了世界上几个重要发达国家的发家史,又引入了基干产业的概念,就是要讲一讲你所认为的开放以来的“贡献” 。

    中国近百年的血泪史终于在毛泽东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的壮语下闭上了帷幕。中国开始激怀壮烈的建设时代。这一点俺与你看法相同。正像你说得,“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由于缺乏工业基础,一开始只能通过高积累来扩大工业规模,单纯的依靠工业来推动工业,作者也认为当时的积累率了比日本还高,这样做取得了极高的工业发展速度,对处于儿童期的中国工业发展是必要的,应该完全加以肯定。”

    但是接着,你就认为中国是时候转向了。和你一样,俺也认为中国完成工业化的重工业阶段后,进行转向低积累是必要的。就拿苏联来说吧。

    本来苏联做得不错,长了骨头。这也是为什么他曾经是世界超强呀。可有一点苏联错了,连毛主席也曾批评过其错误,就是,一旦骨头长成了,就要长肉了。光有骨头是不行的。什么是肉呢,就是下游装配工业,轻工业。苏联只注重了上游重工,可完成了重工建设后,没有把下游发展起来。

    没有肉,庞大完整的骨架就难以有足够的营养补充,缺丐而垮。苏联在六十年代末骨头就已经长成了,可是在以后的二十年里没有发展肉,就是轻工和装配工业。导致重工业营养不良,技术发展缓慢。同时因为长期的没有丰富的轻工产品供应市场,使苏联人民开始怀疑其政策(呵呵,60年代毛就特地好心地警告过其领导人。。),结果大厦一夜垮台.

    所以你至少说对了一半儿。为什么是一半儿呢?

    你认为“所以80年代中国转向低积累高消费的政策是十分及时而明智的。” 俺同意一旦中国完成了工业化的“骨头” 的建设,就应该转向发展消费。毛泽东也说过,一旦重工业长成了,就会改善人民生活,发展装配业和轻工业的。但是必须在80年代吗?那时是一个合适的时间吗?

    首先,你有没有一个标准,什么时候是最何适从高积累转到低积累的呢?我认为,当一个国家的基干产业突破了临界点,重化工业的强大威力显现了出来,就是转向的时候了。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要用三个五年 计划的时间,在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初步实现由农业国向工 业国的转变。为此,在投资中必须优先集中在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然后才考虑农 业和轻工业;在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上,必须保证提高积累率来发展生产资料 的生产,然后才能适当考虑提高人民生活的消费需要。这个原则是中国工业落 后的国情所决定的.

    毛泽东当时没有发展下游和轻工,是因为中国的骨头还没有长成,还需要大量营养和能量,不能分散注意力。一旦骨头长成了,到时上游的产品数量就会以几何速度增长,质量成倍提高,而价格则以几何的速度降低。尤其是基干产业,突破临界点之后。到时候大量的基本零件生产出来,再由下游的中小装配企业装配。其实,基本零件的通用性是很高的。如一件芯片,可以装在电脑里,可以放在飞机里,也可以用在汽车上。到时候,像小猪说的,大家开动脑筋,把各种各样的零件搭积木似的排列组合,生产出各种千奇百怪的新鲜商品,中国可以有千千万万的中小企业,乡镇企业,搞这种装配业,打到国际市场,或者在国内销售。中国人的创造力是无穷的,还愁没有市场?

    但是80年代初,中国的骨头长成了吗?正如你说的,“比如1980年,经过25年的发展,中国汽车产量只有区区20万辆,”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这说明当时中国重工业正在艰苦的成长阶段,正是等待化蛹成蝶的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资源,提前生产或购买研制各种机械,技术工人,管理程序还都要磨合,各种技术工艺需要大量时间研制开发,操作技术还不成熟,产品质低而价高。所以表现在GDP上,显示的贡献不多,甚至是负值,就必须靠从海外殖民地掠夺来弥补,但如果没有殖民地,那就只能牺牲国内其他方面(如农民,轻工业的牺牲)。” 这时候,中国所需要的不是大撒把政策,更不是釜底抽薪。1975年, 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会上提出了到二十世纪末, 实现工业, 农业, 国防, 科技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 就是说,只要再按原计划进行15年的基干产业成长,到2000年,中国的骨头就长硬了,基本上重化工业可以与世界强国相媲美了,而后,开始降低积累率,增加消费。
    “70年代末的中国就像欲展翅高飞的雄鹰, 但是………”。(愚蠢小猪之名言)
    80年代初, 随着邓小平的“半军事政变式”的复出, 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使这个曾经被批判为 “二号走资派” 的人物名正言顺的成为中国的” 第二代核心”. 政治上, 打击革命群众,平反一批老干部(后来搞腐败, 当买办的先锋). 军事上, 搞对越反击战, 提升了一批拥邓将军. 最重要的, 还是经济上.
    第一,为了拉拢民心, 将高积累率的核心工业结构迅速向消费结构转换,1979年始, 连年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的收购价格. 以粮食为例, 1978年的粮食收购价格100为基准,85年价格为202, 同期的价格指数为128. 加上文革时搞出来的杂交水稻, 和70年代陆续建成的化肥工厂开始提供产品, 使粮食大幅度增产. 在城市, 工资分配率急剧上升( 工资分配率是工资占附加值的比重). 毛泽东时代, 由于高积累率的民族振兴政策, 工资分配率约为21%. 80年代有3次大的提升. 一次是81年增加到25%,二次是86年增加到30%, 89年后增加到几乎50%. 由于国家政策从高积累率转向高消费率, 无论农村还是城市, 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需求激增, 轻工业和乡镇企业生产力增加, 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第二,在 “皆大欢喜” 的背后, 却又是另一番景象. 核心生产力和重工业生产力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增长, 由于不顾一切的消费倾斜,80 年代初, 政府出现了巨额的财政赤字, 物价暴涨. 国家无法负担大规模的基础技术的研究开发, 和大型核心产业的升级改造. 很多重大项目被砍. 国防科研经费一停就是近二十年, 直至96年. 大型客机技术, 微电子技术, 精密机械机床技术, 重工业自动化技术… … 凡是不能立即产生效益, 投资大, 耗时长的项目, 一律下马. 天真地想像” 市场换技术”, 盼望能和西方建立” 和平夥伴”.重奏 “造船不如买船, 买船不如.租船” 的清末民国时期的老歌. 运十就是这个时代的悲局之一.
    第三,80年代, 政府财政枯竭,对国企实行-拨改贷, 自负盈亏, 作为国家企业的政府职能瘫痪, 再加上工资分配率的急升, 企业没有能力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 “搞技改找死, 不搞技改等死”. 89年开始效益急剧下降. 政府没有能力挽救国企, 就开始搞 “引进外资”, 把能卖的企业卖掉, 卖不了的企业或破产或减员, “下岗职工” 这个历史名词开始走向舞台. 同时提拔一批崇尚西方经济的 “学者” 鼓吹什么 “国企问题是历史问题,” 或什么 “体制问题”, 是 “没有竞争力的” 等等….. 妄图推卸自己把国企推向死亡边缘的责任.

    第四,从技术引进转向资本引进, 民族自己的产业链开始崩溃. 到今天, 天上飞的是外国飞机, 地上跑的是洋车(或洋件洋牌的装配车), 地铁是外国的, 高铁也打算用外国的. 于国外的技术差距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 为了政绩,各地官员开始出卖国家的重要产业。仅仅去年,地方政府就出售了在中国有垄断地位的南孚电池和徐州重工。中国市场拱手卖给了其他国家。
    第五,由于80年代中, 政府财政枯竭,开始无限制的发放货币,导致86年开始的通货膨胀,人民收入开始缩水,物价飞涨,,另外一部分当时平反的“走资派” 老干部,开始走上了当初毛泽东最担忧的道路--贪污腐化及官僚主义,导致人民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增加,最终爆发了64事件。

    “ “水际制造业”虽然使中国从整体上已经脱离了工业化的轨道,大部分人口被排除于工业化进程之外,没有消费能力,但占人口百分之几的精英,却享受着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但中国有13亿人口,就是这百分之几的人口,绝对数字非常庞大,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世界工业人口的比例,资源紧张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日本加紧压迫RMB自由浮动,资本项目下自由流动。中国的上层社会也需要把资产向更安全,更有效率的地方转移,金融自由化是大势所趋。1997年,中国凭借中央政府强大的控制力和公信力避免了危机。但现在,中央政府的控制力严重削弱,信用远不如昔。各地方已逐渐与国外资本形成各自独立的经济圈,与中央博弈,地域之间是相互竞争而非合作关系。没有基干产业,犹如无根草木的中国经济在即将来临的金融风暴下,前途会怎样?

    中国独立、工业化、去工业化,几十年的历史画了个圈,又回到了提供资源和劳动力的被支配地位。这次与上次不同,上次是被武力胁迫,这次却是心甘情愿。中国人为什么勤劳而不富有?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正像机器一样把自己的资源加工后送往日本及国外。换回来花花绿绿的印刷品叫做外资,换回来的奢侈消费品供少数人享用。对于全体国民来说,可消费的资源事实上减少了,所以读不起书,看不起病,也住不起房子,没有养老和各种保障。国民的普遍教育没有了,岗位培训没有了,生产知识体系瓦解了,剩下的只是积极性高涨的人肉机器,以血肉之躯对抗钢铁,憧憬着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这一点无庸置疑。从南方的广州深圳到长江三角洲的苏州无锡,再到苏北、山东沿海,渤海湾沿岸,处处都在大兴土木,修公路,建厂房,成百平方公里的土地被划为开发区,以异常便宜的价格提供给外来投资者。无数的劳动力从西部和中部涌向这些迅速建立的开发区,再分头流向各个流水线旁的工作岗位。石油、钢材、有色金属的消耗量也越来越高,虽然公路越来越多,但超载现象还是压垮了路基和桥梁......这一切都证明,中国的工厂正在制造越来越多的产品。不过,从另一方面看,我们又很难把许多社会现象同“增长”联系起来,工资确实在缓慢增加,却始终跟不上物价和房屋价格的上涨,大学生们从学校里走出来,却很少有人能找到合适的工作,越来越多的人被医院的高收费剥夺了基本的医疗保障,整个国家不断在外交上让步......增长为什么没有带来幸福?繁荣为何不带来富强?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外汇储备超过4700亿美元,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年均增长8%,在世界经济一片低迷中,一枝独秀……。发展是硬道理的内容最后变成了挣钱是硬道理,一切用钱衡量,挣到钱的就是好猫,没有利润的事情就是无谓的浪费。
    历史轮回,中国又走上了以挣钱为硬道理的发展道路。人均GDP在增长,但国民的生活却每况愈下,三农问题,下岗,教育医疗产业化,环境污染……。改革开放极大调动了积极性,一天干十余小时司空见惯,为什么干的越多得到的越少?原因是把自国的资源和人力往国外运,多运多得,极大调动了积极性,而中国却是人均资源匮乏的国家。GDP的增长对工业国家和落后国家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在工业国家反映的是资源流入,落后国家反映的则是资源流出,人均资源占有量的下降。换来的高级产品,只用来奢侈消费,并没有用来改善民族的知识和技术,反而还破坏了民族的独立性,学生在教育产业化中失学,熟练工人在下岗运动中死于贫病,基干产业彻底瓦解。

    挣来的钱是自己的吗?如果辛苦挣来的钱必须去购买西方以垄断价格出售的工业物资,才能维持简单再生产,这种钱只是在我们的手中打个转而已,不是自己的财富。如果挣了钱,买房子置了家当却没有力量捍卫,也不是自己的,这个世界远没有大同。历史上的大清和民国不用说了。现在,虽然武力热战的可能性小了很多(台湾是个问题),但斗争却一刻不停,方式更加邪门离谱,轻轻一点鼠标,几十年积攒的货币,可能瞬间灰飞烟灭,还欠上还不清的债。依附型的中国经济,有捍卫国家的力量吗?” --愚蠢小猪《刷盘子》

    至于你说得3亿吨钢,是很好,俺也非常高兴。不过这里有两点是要说明的。第一,钢的质量好了,但是你是否注意到,生产这些钢产品的设备,都是国产的吗,或是进口的?如果生产设备都是进口的,这只能说明中国的基干产业正在瓦解,而不是你说的成长。俗语道:“受人鱼,不如受人渔” 。(意思是:得到人家的鱼,不如学如何钓鱼。)就是说,用别人的机器生产出的先进钢铁,其意义远远小于用自己的机器产品生产。 中国能买外国能卖的技术,设备,中国其实都已经买了。可是人家卖你机床,设备,不是叫你自己造机床和设备呀!由于进口很多先进设备,中国的机床业反而没有了市场和资金去发展本来就相对落后的技术,只有863那点儿资金是远远不够的。最终你只能更依赖外国产业产品,导致基干产业的落后。第二,如果你注意看新闻的话,你会知道,现在中国还在大量进口钢材--中国无法生产的钢材。连铸比只是众多钢材指标中的一种。俺想你也知道,中国的命脉工程--三峡中的钢材,就不是国产的吧?好像是日本的。这能说明中国的钢产水平有了真正的提高吗?
    另外俺看你有一个误解,就是认为毛泽东时代的工业企业因为没有“市场” ,效益不好。其实真正导致国营企业效益滑坡的,不是计划经济,而是邓改革了以后。就是说,国营企业的崩溃,完全是因为改革而起。改革之前,企业的效益反而比现在好的多。政府财政枯竭,对国营企业实行拨改贷,自负盈亏,作为“企业国家”的政府职能瘫痪。再加上工资分配率急升,企业没有能力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搞技改找死,不搞技改等死”。89年开始效益急剧下降,随着改革推进,效益越来越低下,如图1。

    至于你说的小步发展,呵呵,二十年前取消运十时也是这么说的。二十年了,今天中国反而要向巴西学飞机技术了。。。为什么?你想过吗?
    -----------------------------------------------------
    北纬原文附:   
    那几篇文章提到的国家间的竞争主要是技术间的竞争,这个观点我深感同意,但是文中一再把中国和日本相比,认为只要继续实行高积累低消费的政策,中国一定也能取得日本那样技术上的飞跃,实际上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工业的消费市场从哪里来。
    高积累低消费的政策给一个国家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严重抑制了国内市场的发展,日本的解决方案就是开拓海外市场,事实上日本从甲午到现在一直都严重依赖于海外市场,二战前是靠武力维持,二战后则通过依附美国市场。有了市场,企业才能有规模,有了规模,才有条件逐渐提高技术水平。另外消费者的消费水平的提高也给了工业发展极大的动力,要知道普通消费者家里的代步工具是骡马,是自行车,还是汽车,对工业的促进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

    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由于缺乏工业基础,一开始只能通过高积累来扩大工业规模,单纯的依靠工业来推动工业,作者也认为当时的积累率了比日本还高,这样做取得了极高的工业发展速度,对处于儿童期的中国工业发展是必要的,应该完全加以肯定。但是这样做也严重抑制了国内消费市场的发展,由于毛时代不可能像日本那样拓展海外市场,当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市场规模的限制,企业的规模很难继续扩大(更不要提当时小而全的政策),比如1980年,经过25年的发展,中国汽车产量只有区区20万辆,同期日本是近千万辆。而企业规模上不去,不但成本上无力和发达国家竞争,而且由于现代工业技术的研发成本越来越高,企业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也会受到限制,从而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不但是文革后中国工业的困境,也是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后期的困境。所以80年代中国转向低积累高消费的政策是十分及时而明智的。

    目前虽然由于贫富差距,城乡差距等等问题使中国的国内市场的进一步扩展受到了限制,但规模仍然远远大于毛泽东时代,工业所必需的钢现在年产3亿吨才勉强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同时技术水平也并没有原地踏步,相反由于企业规模扩大,企业更加有实力去提升技术,仍以钢铁为例,代表钢铁生产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连铸比,从90年初的20%上升到目前的80%多(发达国家在90%左右),特等钢合金钢产量从90年代初的只占钢铁总产量的4%提高到目前的14%(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是15%),从去年开始小规模出口,作者所说的钢铁产业全线崩溃,只能做粗钢的话完全是无稽之谈。

    浅见,知道这里高人多,见笑了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晕且佩服中。
    • 书生误国啊.....是真的敢乱说....
    • 好文
    • ding
    • 其实就是讨论这几年工业发展到底是进步了还是落后了.作者的意思是中国重工业没有发展而轻工业发展很快.但是你告诉我如果你是江泽民你会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