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技多不压身,工到自然成:安省技工证书特训班,点击咨询报名!
Ad by
  • 技多不压身,工到自然成:安省技工证书特训班,点击咨询报名!

《谁也不能说服谁》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谁也不能说服谁
发表于2013-06-09 07:56
6月2日《上海书评》的《别想说服我!》就好像一块投入了话题池的石头,在微博掀起了讨论、自省、吐槽……的浪头,各流各派,纷纷上阵,七嘴八舌,好不热闹,且待我一一说..
  6月2日《上海书评》的《别想说服我!》(第5版“书评”,作者:万维钢)就好像一块投入了话题池的石头,在微博掀起了讨论、自省、吐槽……的浪头,各流各派,纷纷上阵,七嘴八舌,好不热闹,且待我一一说来。

  首先要向科普界良心土摩托老师致谢,他的转发评论极大地推动了本文的传播——

  @土摩托:这篇文章的妙处就在于,作者自己在文章的结尾犯了一个文章中批判了很多次的错误,等于自己证明了自己。但读者并不会介意,因为作者提供了读者非常想看到的东西。

  @土摩托:再次强调一下,这篇文章的作者不相信气候变化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不相信气候变化将带来严重的后果,实际上这两条都有大量科学论文支持。所以我说他自证了文章中的观点,更加说明人类的认知偏见是有多么顽固。解决办法只有一个:抛弃所谓的“独立见解”。你又不是专家,哪来的自信?

  在此,我们也要“再次强调一下”,立场坚定斗志强的土老师,的确是业界良心无疑。

  最认真的是下面这位的评论,这则评论的转发次数也是最多的——

  @-Lucifier-:阅读后的看法:1〕说服他人是理性的一大功能;2〕证实偏见与逆火效应等可能是防止被说服的心理策略;3〕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媒体与读者双向选择,使得对信息的偏好与偏见群体性地极化。核心:理性的本质不是呈现客观,而是以武装支持主观。

  相较之下,这则典出《金刚经》的评论十足的世外高人范儿——

  @punker:我法二执,坚如金刚。寻伺微细,几人能断?

  至于曾在哥伦比亚大学执教的莫水田老师的点评,就学院派得很——

  @莫水田:是的,这个道理我们很多人都亲身体验过无数次。要克服情感对理智的绑架需要极大极大的自制力,我们大概都很难做到。接下来就需要借用数学模型来研究互相对立的情感先行的判断在公共场域如何博弈,与文宣政策和教育动向有什么关系,呈现什么胜负规律了。

  不少讨论集中于文章所提出的“真正可怕的是媒体也参与到观念的战争之中”这一点,有一位似乎对南方系和公知不忿很久的网友,读罢此文,竟然有了几分同情之理解——

  @Wilson先生:精彩的理工科思维文章,没有煽情没有呐喊却让人回味无穷,我常批评南方系报道新闻不客观,常指责公知居心叵测,其实问题都出在读者身上,或许我在他们的位置也会做同样的事情。强烈推荐关注本文作者的微博和博客,我最欣赏的作者之一。

  有位老兄则坦承他一直在练“左右互搏”——

  @冶文彪:好文章!个人和民族都是一种观念惯性的自我顽固强化。有意在微博上关注了几个观念对立、很不喜欢的人,每看到他们一条微博,几乎都会激起强烈排斥,简直是一种煎熬。但这是一种自我观念的修正和修炼,很必要。

  看来,这世上《环球时报》和《南方周末》一并读的,确有人在……

  另一位科学派则更进一步——

  @三思逍遥:再说一句。我的策略是,如果我认定某人不弱智,甚至很有可能比我聪明,那么我会捏着鼻子看他的文章,强控边缘系统。说实话,这真的很难,而且,让人觉得没有立场,糊涂透顶。不过,who care其他人怎么想,这毕竟是互联网。哪怕我是一只狗,只要会打字就行,哈哈。

  为了治“确认偏见”的病,有些文章捏着鼻子也要读,就像吃药一样……

  还有两位科学派对此却不以为然——

  @gzsums:这篇文章不错。其实在制造论文的科研工作里往往也有这种现象。对此弊病的解决之道,除了主动去了解对立观点的人的看法和证据(这种做法其实往往低效甚至无效)之外,还有更好的方法。那就是把自己的追求从“目标”转变成“方法”。然后在“最佳”方法的前提下接受其结论。

  @HerrKaefer:与自有观点正交是最大的新信息方向,然而也会带来最大的不确定性,长此以往,太耗心力。其实可以加入限制项,每次在不偏离太多范围内学习,渐进矫正。

  关于文章所介绍的研究,有读者提出了意见——

  @看谁死得晚:关于潜意识的研究,是前段时间心理学界关于实验结果可复制性的争议中,首当其冲的一个领域,包括Daniel Kahneman这样的大拿都卷入其中。不少研究者指出,许多被广泛引用的实验结果,无法被复制。在有更多重复实验结果支持之前,对于很多新奇的心理学“发现”,还是要持谨慎态度。

  关于“偏见”,网友也有话说——

  @aliaduo123:有趣。有偏见有预设立场才是正常的,从出生开始,人就从他的周围开始接受各种各样他尚未能够理解的思想、态度、意见等。偏见这个词说明偏见的错误和荒谬了吗?没有嘛。要想避免偏见干扰,那就得等到人进化到全知全能再说。顺便问句,反思过为什么要赞成这种文章了吗?

  @小馄饨2:要求自己对讨论的东西保持客观中立成本太高了,除非你自己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否则只能通过选一种此领域的专家观点作为自己的立场。你的选择取决于你对这个专家推理方式的认可,对他没有刻意选择数据的信任,而这种感觉是律师机制判断的。

  有位读者更是直截了当地提出了批评——

  @大波小猫:看完此篇很容易变成一个虚无主义者,如果confirmation bias是人类天生的基因,要自我矫正就等于要自拔头发离开地球。人能做到真正的客观中立吗?不可能!

  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人啊,你的名字叫偏见?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心灵感悟 / 《别想说服我!》——人做判断的时候有两种机制:一种是“科学家机制”,先有证据再下结论;一种是“律师机制”,先有了结论再去找证据。每个人都爱看能印证自己已有观念的东西。我们不但不爱看,而且还会直接忽略那些不符合我们已有观念的证据。
    • 《谁也不能说服谁》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谁也不能说服谁
      发表于2013-06-09 07:56
      6月2日《上海书评》的《别想说服我!》就好像一块投入了话题池的石头,在微博掀起了讨论、自省、吐槽……的浪头,各流各派,纷纷上阵,七嘴八舌,好不热闹,且待我一一说..
        6月2日《上海书评》的《别想说服我!》(第5版“书评”,作者:万维钢)就好像一块投入了话题池的石头,在微博掀起了讨论、自省、吐槽……的浪头,各流各派,纷纷上阵,七嘴八舌,好不热闹,且待我一一说来。

        首先要向科普界良心土摩托老师致谢,他的转发评论极大地推动了本文的传播——

        @土摩托:这篇文章的妙处就在于,作者自己在文章的结尾犯了一个文章中批判了很多次的错误,等于自己证明了自己。但读者并不会介意,因为作者提供了读者非常想看到的东西。

        @土摩托:再次强调一下,这篇文章的作者不相信气候变化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不相信气候变化将带来严重的后果,实际上这两条都有大量科学论文支持。所以我说他自证了文章中的观点,更加说明人类的认知偏见是有多么顽固。解决办法只有一个:抛弃所谓的“独立见解”。你又不是专家,哪来的自信?

        在此,我们也要“再次强调一下”,立场坚定斗志强的土老师,的确是业界良心无疑。

        最认真的是下面这位的评论,这则评论的转发次数也是最多的——

        @-Lucifier-:阅读后的看法:1〕说服他人是理性的一大功能;2〕证实偏见与逆火效应等可能是防止被说服的心理策略;3〕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媒体与读者双向选择,使得对信息的偏好与偏见群体性地极化。核心:理性的本质不是呈现客观,而是以武装支持主观。

        相较之下,这则典出《金刚经》的评论十足的世外高人范儿——

        @punker:我法二执,坚如金刚。寻伺微细,几人能断?

        至于曾在哥伦比亚大学执教的莫水田老师的点评,就学院派得很——

        @莫水田:是的,这个道理我们很多人都亲身体验过无数次。要克服情感对理智的绑架需要极大极大的自制力,我们大概都很难做到。接下来就需要借用数学模型来研究互相对立的情感先行的判断在公共场域如何博弈,与文宣政策和教育动向有什么关系,呈现什么胜负规律了。

        不少讨论集中于文章所提出的“真正可怕的是媒体也参与到观念的战争之中”这一点,有一位似乎对南方系和公知不忿很久的网友,读罢此文,竟然有了几分同情之理解——

        @Wilson先生:精彩的理工科思维文章,没有煽情没有呐喊却让人回味无穷,我常批评南方系报道新闻不客观,常指责公知居心叵测,其实问题都出在读者身上,或许我在他们的位置也会做同样的事情。强烈推荐关注本文作者的微博和博客,我最欣赏的作者之一。

        有位老兄则坦承他一直在练“左右互搏”——

        @冶文彪:好文章!个人和民族都是一种观念惯性的自我顽固强化。有意在微博上关注了几个观念对立、很不喜欢的人,每看到他们一条微博,几乎都会激起强烈排斥,简直是一种煎熬。但这是一种自我观念的修正和修炼,很必要。

        看来,这世上《环球时报》和《南方周末》一并读的,确有人在……

        另一位科学派则更进一步——

        @三思逍遥:再说一句。我的策略是,如果我认定某人不弱智,甚至很有可能比我聪明,那么我会捏着鼻子看他的文章,强控边缘系统。说实话,这真的很难,而且,让人觉得没有立场,糊涂透顶。不过,who care其他人怎么想,这毕竟是互联网。哪怕我是一只狗,只要会打字就行,哈哈。

        为了治“确认偏见”的病,有些文章捏着鼻子也要读,就像吃药一样……

        还有两位科学派对此却不以为然——

        @gzsums:这篇文章不错。其实在制造论文的科研工作里往往也有这种现象。对此弊病的解决之道,除了主动去了解对立观点的人的看法和证据(这种做法其实往往低效甚至无效)之外,还有更好的方法。那就是把自己的追求从“目标”转变成“方法”。然后在“最佳”方法的前提下接受其结论。

        @HerrKaefer:与自有观点正交是最大的新信息方向,然而也会带来最大的不确定性,长此以往,太耗心力。其实可以加入限制项,每次在不偏离太多范围内学习,渐进矫正。

        关于文章所介绍的研究,有读者提出了意见——

        @看谁死得晚:关于潜意识的研究,是前段时间心理学界关于实验结果可复制性的争议中,首当其冲的一个领域,包括Daniel Kahneman这样的大拿都卷入其中。不少研究者指出,许多被广泛引用的实验结果,无法被复制。在有更多重复实验结果支持之前,对于很多新奇的心理学“发现”,还是要持谨慎态度。

        关于“偏见”,网友也有话说——

        @aliaduo123:有趣。有偏见有预设立场才是正常的,从出生开始,人就从他的周围开始接受各种各样他尚未能够理解的思想、态度、意见等。偏见这个词说明偏见的错误和荒谬了吗?没有嘛。要想避免偏见干扰,那就得等到人进化到全知全能再说。顺便问句,反思过为什么要赞成这种文章了吗?

        @小馄饨2:要求自己对讨论的东西保持客观中立成本太高了,除非你自己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否则只能通过选一种此领域的专家观点作为自己的立场。你的选择取决于你对这个专家推理方式的认可,对他没有刻意选择数据的信任,而这种感觉是律师机制判断的。

        有位读者更是直截了当地提出了批评——

        @大波小猫:看完此篇很容易变成一个虚无主义者,如果confirmation bias是人类天生的基因,要自我矫正就等于要自拔头发离开地球。人能做到真正的客观中立吗?不可能!

        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人啊,你的名字叫偏见?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这则典出《金刚经》的评论十足的世外高人范儿——@punker:我法二执,坚如金刚。寻伺微细,几人能断?”
    • 《为何“确认偏误”并非“偏误” 》——《别想说服我》介绍了“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心理现象。这一心理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十分普遍。把它称作“偏误”已然蕴含了一个价值判断——即这一现象是不好的,非理性的。但是过去二十年的心理学研究进展逐步推翻了这一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