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Condo故事之XVII:不拉翔也要先把茅坑占着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为啥?因为那个坑不是你想要就有的。

即便Available,也不是说你有了Natural Call就给你用的。

大多数小区来说,Board都没有太多人愿意进,原因就像小顽童说的,“又没啥油水”。这也是Condo Act为啥要明文规定Board成员不得拿pay,如果Board成员要以任何方式拿钱的话,必须要经过业主大会批准,通过一个Bylaw,里面写清楚明确原因和具体金额,这个Bylaw要50%+1的全部Owner通过,有效期只有三年,三年以后要重新投票批准。很多时候Board成员会绕过这条法律,比如通过干一些小活儿,Handyman work,landscaping,painting等等,这些不属于Board Duty,所以不需要经过业主大会批准,Board自己开会,把这个Job assign给某一个成员即可。这时候这个成员在Board Meeting的要回避,其他成员来表决通过,而这个成员以业主的身份承担这项工作。比如有一个小区的主席就以收拾垃圾房的名义每个月领$500大洋,一直领了20多年,直到因为其他事情被Remove掉。

这是明面上的。Under the table的就跟前面写过的一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教人学坏的事咱就少说点吧,至少在大庭广众之下咱们还是装的假正经一点。

归根结底,进Board最终目的不是那点小利益的,尽管事实上是因为没有太多的小恩小惠,所以平时风平浪静的时候,每次开业主大会都要去拉壮丁,把看着顺眼的拉进Board里来。业内经常说的一句话:“没人开会?咱们把管理费涨个50%吧,立马就爆棚了。”这句话的背后含义就是不关心还是因为没有触动到住户的切身利益,你一刀下去,让住户觉出疼来了,他们就该闹了。所以大多数时候,“有经验”的管理公司都不会傻呵呵的一下子把管理费涨个百八十甚至三五百,而是温水煮青蛙,不知不觉中管理费已经就不低了,而住户毫无察觉。

不管哪种方式,最终倒霉的还是住户自己。要想不被算计,就得保持一定的敏感,不要等到瓜熟蒂落,肉已经脱骨了。

不管Board背后有没有猫腻,即便为了平常接触和开会时舒心愉快一点,一般人也都愿意找谈得来的拉进Board,所以在平时没有大风大浪的时候进Board就相对容易一些,只要别表现的太Aggressive,聊天的时候顺着话茬说,大多数人不管哪个种族,都还是顺毛驴居多。

业主的主要权力就在选Board上,选完了之后Board基本上可以为所欲为,法律上对于必须要通知业主的事情所做出的规定寥寥无几,大部分的权力都在Board手里,而无需让业主知晓。业主尽管有索要资料的权力,但大部分人也都没有只用过这个权力,而且一旦走到这一步,一定是除了问题。Board也就知道你要找事了。

而无声无息的时候能进了Board,那么就可以第一手了解到小区的所有事情,管理公司尽管从Board获得了大部分的授权,但大事小情还是要跟Board汇报一下,如果一个管理公司有意或无意减少了与Board的沟通,那么问题的发生就不远了。所以从基本的知情权的角度,进不进Board差别已经很大了。

如果你现有的Board以本地人居多的话,尽管他们口头上不会把歧视挂在嘴边,但在找人的时候基本上还是找他们自己的圈子里的人,对移民会尽量排斥。这时候就要密切关注业主大会的召开,要特别留意候选人的提名,并且给自己做个提名。然后挨家挨户去收Proxy,Proxy是一个非常powerful的武器,你能拿到多少Proxy,就意味着你一举手,就代表着这么多住户一起在举手。所以业主大会的机会切切不可错过。

很多人收到业主大会的通知后拿给我看,然后我会跟他们讲应该怎么做。

这些都是和平的方式进Board,这样在即便看起来管理费还不算高,大修的项目也还没有的时候,逐渐就把Board的位置占上,一旦需要有重大的事情进行表决,Board的多数派就将显现出作用来。

进了Board也不会占用大多时间,平时小事情会通过Email进行沟通,大的项目需要招标的,会多开几次会讨论,但一般时候没有那么多大项目要做。正常情况每个月一次例会,一个晚上的时间而已。开始的时候你可以先听着,不显山不露水,其他的Board觉得你还挺和蔼,但是要拉周围的人也进Board,如果5个席位能占上3席,这时候不管谁是总统谁是国务卿,你们三个说啥就是啥。

退一万步说,入乡随俗也好,艺多不压身也好,多知道点事儿,你又不会掉二两肉。

华人很多时候会说“我不参乎”。表面上听着看似清高,实则是在给自己的懦弱找借口。

这里附上一个QQ那个咧嘴大呲牙的表情。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Sign in and Repl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家园 / 枫下觅巢 / Condo故事之XVII:不拉翔也要先把茅坑占着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为啥?因为那个坑不是你想要就有的。

    即便Available,也不是说你有了Natural Call就给你用的。

    大多数小区来说,Board都没有太多人愿意进,原因就像小顽童说的,“又没啥油水”。这也是Condo Act为啥要明文规定Board成员不得拿pay,如果Board成员要以任何方式拿钱的话,必须要经过业主大会批准,通过一个Bylaw,里面写清楚明确原因和具体金额,这个Bylaw要50%+1的全部Owner通过,有效期只有三年,三年以后要重新投票批准。很多时候Board成员会绕过这条法律,比如通过干一些小活儿,Handyman work,landscaping,painting等等,这些不属于Board Duty,所以不需要经过业主大会批准,Board自己开会,把这个Job assign给某一个成员即可。这时候这个成员在Board Meeting的要回避,其他成员来表决通过,而这个成员以业主的身份承担这项工作。比如有一个小区的主席就以收拾垃圾房的名义每个月领$500大洋,一直领了20多年,直到因为其他事情被Remove掉。

    这是明面上的。Under the table的就跟前面写过的一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教人学坏的事咱就少说点吧,至少在大庭广众之下咱们还是装的假正经一点。

    归根结底,进Board最终目的不是那点小利益的,尽管事实上是因为没有太多的小恩小惠,所以平时风平浪静的时候,每次开业主大会都要去拉壮丁,把看着顺眼的拉进Board里来。业内经常说的一句话:“没人开会?咱们把管理费涨个50%吧,立马就爆棚了。”这句话的背后含义就是不关心还是因为没有触动到住户的切身利益,你一刀下去,让住户觉出疼来了,他们就该闹了。所以大多数时候,“有经验”的管理公司都不会傻呵呵的一下子把管理费涨个百八十甚至三五百,而是温水煮青蛙,不知不觉中管理费已经就不低了,而住户毫无察觉。

    不管哪种方式,最终倒霉的还是住户自己。要想不被算计,就得保持一定的敏感,不要等到瓜熟蒂落,肉已经脱骨了。

    不管Board背后有没有猫腻,即便为了平常接触和开会时舒心愉快一点,一般人也都愿意找谈得来的拉进Board,所以在平时没有大风大浪的时候进Board就相对容易一些,只要别表现的太Aggressive,聊天的时候顺着话茬说,大多数人不管哪个种族,都还是顺毛驴居多。

    业主的主要权力就在选Board上,选完了之后Board基本上可以为所欲为,法律上对于必须要通知业主的事情所做出的规定寥寥无几,大部分的权力都在Board手里,而无需让业主知晓。业主尽管有索要资料的权力,但大部分人也都没有只用过这个权力,而且一旦走到这一步,一定是除了问题。Board也就知道你要找事了。

    而无声无息的时候能进了Board,那么就可以第一手了解到小区的所有事情,管理公司尽管从Board获得了大部分的授权,但大事小情还是要跟Board汇报一下,如果一个管理公司有意或无意减少了与Board的沟通,那么问题的发生就不远了。所以从基本的知情权的角度,进不进Board差别已经很大了。

    如果你现有的Board以本地人居多的话,尽管他们口头上不会把歧视挂在嘴边,但在找人的时候基本上还是找他们自己的圈子里的人,对移民会尽量排斥。这时候就要密切关注业主大会的召开,要特别留意候选人的提名,并且给自己做个提名。然后挨家挨户去收Proxy,Proxy是一个非常powerful的武器,你能拿到多少Proxy,就意味着你一举手,就代表着这么多住户一起在举手。所以业主大会的机会切切不可错过。

    很多人收到业主大会的通知后拿给我看,然后我会跟他们讲应该怎么做。

    这些都是和平的方式进Board,这样在即便看起来管理费还不算高,大修的项目也还没有的时候,逐渐就把Board的位置占上,一旦需要有重大的事情进行表决,Board的多数派就将显现出作用来。

    进了Board也不会占用大多时间,平时小事情会通过Email进行沟通,大的项目需要招标的,会多开几次会讨论,但一般时候没有那么多大项目要做。正常情况每个月一次例会,一个晚上的时间而已。开始的时候你可以先听着,不显山不露水,其他的Board觉得你还挺和蔼,但是要拉周围的人也进Board,如果5个席位能占上3席,这时候不管谁是总统谁是国务卿,你们三个说啥就是啥。

    退一万步说,入乡随俗也好,艺多不压身也好,多知道点事儿,你又不会掉二两肉。

    华人很多时候会说“我不参乎”。表面上听着看似清高,实则是在给自己的懦弱找借口。

    这里附上一个QQ那个咧嘴大呲牙的表情。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太麻烦了,住个房子还得搞党争和竞选
    • 又上了一课
    • 所以说不要买华人屋主多的condo ,他们基本上不参加任何会议,不发表意见,不参加选举投票,不过问任何管理处的决定。
    • Thank you for the information
    • 谢谢Mayer哥!下次拉壮丁,看来我得进去看看,了解情况也是好的。
      • 下一步参选议员
    • 如果把人口多的小区给服务好,是不是可以得到他们的选票,从政?
      • 对呀,那是必须的。
        • 恩。不错,可以考虑去买个condo
          • 迈向政坛第一步 没看纸牌屋里男主角都住townhouse么
            • Duang!
    • 从政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