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想了想还是和大家分享一下这篇文章,关于补习和数学竞赛的事情,以供大家参考

高中想辍学的儿子斩获菲尔茨大奖,大学教授父亲的3点教育反思


2022-07-11 07:02

   

博雅小学堂

给孩子受益终生的人文底色

文丨柯察金 编丨Lulu

很多人认为成为数学家需要极强的天赋,很早投入学习研究,但是获得今年数学界“诺贝尔奖”菲尔茨奖的韩裔数学家June Huh(许埈珥),直到24岁才对数学产生兴趣,还一度想当诗人。作为韩国大学教授的父亲 反省了自己的教育模式,把自主权还给孩子,允许深度阅读与思考的“慢”,以及文理互补,对孩子成长帮助也许更大。

前几天,2022年数学界“诺贝尔奖”菲尔茨奖隆重揭晓,一位名叫June Huh(许埈珥)的亚裔得奖者:

和年少成名的数学家不同,Huh直到24岁才对数学产生兴趣。在此之前,他一直是个东游西荡、不知道未来要干嘛的小子,甚至一度对数学非常排斥;

虽然双亲都是大学教授,但在这样一个妥妥的高知家庭里,Huh并非“别人家的孩子”。高一时幻想着辍学去做诗人(最后也没做成)。本科则因经常逃课,足足花了6年才读完……

Huh在菲尔茨颁奖典礼上

许埈珥的同事们评价:“Huh是大器晚成型的人物”。

作为韩国高丽大学统计学教授的父亲许明浩,直言自己曾对这样的儿子感到很失望,觉得他没有达到家里的期望。

Huh与父亲许明浩(右)

可没想到,就是这么一个对“按部就班”熟视无睹的儿子,一站便是来到世界最高的领奖台,成为韩裔有史以来第一个拿下菲尔茨奖的数学家。

儿子取得的成就当然令人欣喜和骄傲,但许明浩却感到歉疚地陷入了沉思:

这种成就并非来自家庭的“教导有方”——儿子从小到大,家里的态度和方法始终没脱离韩国(或者说亚洲)的传统教育体系。Huh后来的成功,反倒是挣脱了这些束缚的结果。

“这几天读我儿子的文章,他似乎一直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来取悦父母,”在接受《东亚日报》采访时,许明浩坦言,“回想起来,他年轻的时候挺郁闷的。”

正因如此,许明浩对自己,也对传统的家庭教育做了深刻的反思,并提出了3点振聋发聩的倡议。而结合Huh的亲身成长经历来看,这几点反思显得十分生动并具有说服力;同时从中我们也能看到,一位“非标准”学霸,到底是如何“逆袭”成数学家的。

01

有自主性的孩子,

不会真正地迷路

1983 年,Huh出生在加利福尼亚——双亲均在此完成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不到两年后,一家人搬到首尔,Huh直到大学本科的大部分时光,都待在这座亚洲城市。

沉甸甸的菲尔茨奖章已证明Huh的IQ绝对没问题,但反观他的年少时期,却又不是典型意义上的学霸——要怎么形容他24岁前的状态呢?大概就是:一个一直不停地在岔路口徘徊的人。

我们常说这个赛道、那个赛道,Huh完全没这种概念。如果找不到自己觉得有意思,或者往大了讲“有意义”的道路,他宁愿在路口徘徊——换句话说,只走自己的路。

许明浩介绍了儿子上初中时的一段插曲。那时候,许明浩雄心勃勃,试图用奥林匹克数学的标准来推动儿子,心想统计学教授亲自上阵一定没问题,不料Huh表现得非常抗拒。

甚至,他会尽可能地避免接触数学。父亲给他一本练习册,Huh却对解题毫无兴趣,直接把后面的答案抄上去了事。父亲发现后立马撕掉答案,但也无济于事——Huh跑到当地一家书店,找到那本练习册后接着抄,“那时候老爸差不多就放弃了。”

学校对Huh来说,是个痛苦之地。他并不讨厌学习,但在课堂环境中,就是无法吸收任何东西。

Huh是个内心柔软浪漫的人,他说自己听到一首好听的歌,都会忍不住哭泣。他开始尝试写一些东西,并对诗歌产生了兴趣。

16岁上高一时,他曾一度决定要辍学写诗,并计划在上大学前的两年内,“完成他的杰作”。

不少中文报道望文生义,称Huh真的高中辍学去做诗人了,但此事其实并未发生——还是那句话,Huh是一个“徘徊着的人”,他对诗歌的兴趣,并没到果断踏上诗人之路的程度。

事实上,Huh发现诗歌创作过分关注自我,而这种探索让他“感到痛苦和沮丧”。他用王尔德式的一句话总结道:“我想成为一个‘能写出伟大诗歌的人’,但是我不想写出伟大的诗歌。”

这位徘徊着的迷路者,进了大学同样飘忽不定。他短暂地想成为一名科普作家,并因此主修了天文学和物理学。然而,既然是“短暂”,他在这条路上也没有过多地逗留。

在大学期间,Huh经常逃课,后面又不得不重修,如此折腾,4年本科一直念到第6年。“我只是迷路了,”他说。“我不知道我想做什么。我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

本科的第6年,出于采访日本客座数学家广中平祐的目的,Huh选了他的某门课,也就在这个时候,偶然间撞见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小时候,Huh的数学考试成绩糟糕,因此坚信自己不擅长这门科目,并视之为 “把一个逻辑上必要的陈述叠加在另一个陈述上” 的无趣追求。可广中在课堂上施展的魔力,深深吸引了Huh。

在这么一个人生的交叉路口上,Huh以行动证明他并非百无聊赖。找到了方向的Huh,比任何人都显得主动。

广中的那门课难度很高,100来名学生的班级最后只剩下5个,退课的人极多。可一直处于摇摆状态的Huh反倒坚持了下来。虽然是半路进来,一开始几乎听不懂,但他已经能感受到其中的魅力。

不仅如此,Huh下课后还会特意找广中聊天,乃至共进午餐。后来也正是在恩师的指导下,系统地学习了数学。

研究生深造时,因为6年才读完本科的“光辉经历”,Huh被很多高校拒了,但好在天无绝人之路。2009 年,他在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开始学习,两年后又转到密歇根大学完成博士学位。

值得一提的是,Huh后来的不少师友对他的评价都是“很成熟”,“脚踏实地”,“他几乎不需要任何监督或指导,与大多数研究生不同,他已经有了一个计划和如何实现它的想法。

对Huh来说,这个理由其实很简单:父亲push着他去学数学的时候,他没感觉到其中的乐趣;而现在,是他自己发自内心地认可这门学科——虽然同样是学数学,前后却是霄壤之别。

许明浩后来解释,虽然曾经他对儿子没有按部就班达到父母的期望感到失望,但“或许正是Huh的这种自主性,成了他的一大优势所在。”

他还反思道:“提前学习是不对的。必须为孩子们创造环境,以确保他们的自主性。

如果孩子对所有事情都是发自真心对待,即便一时找不到方向,也不会真正地迷路。

02

越是攀登高峰,

越是需要放慢脚步

如今登上数学高峰的许埈珥,真的是一个很“慢”的人。

仅仅是爱上数学,就花掉了39岁人生中的前24年。

他说,有时也会后悔没有早点专注于数学,“但在其他时候,似乎我走过的那条非常弯曲的道路实际上是最佳路径,至少对我个人而言。”

父亲许明浩对“慢悠悠”的儿子一定大为不理解——在这样一个高度竞争性的社会,每个孩子一出生便被铺设好了赛道,你怎么就不知道跑起来呢?

但现在许明浩反思,我们习惯性地提倡“赢家主导”的教育范式,教导孩子拼命地瞄准No.1,强调“赶超”、“奔跑”、“冲刺”……“这种方式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必须尊重孩子的意愿,给他们以灵活的发展空间。

许埈珥确实是不管做什么都很“慢”。不过,慢点真的不好么?

在散步的时候,Huh经常是缓缓地漫游。普林斯顿大学附近有一片树林,他总爱安安静静地观察,寻觅着青蛙、红冠鸟、乌龟和狐狸的身影,不吝啬在每一只动物身上长久地驻足视线。

“我非常擅长寻找东西,”他说,“这是我的特殊能力之一。”

华裔数学家王博潼对Huh这位同事的评价很有意思:“Huh说话很慢,经常停顿,用词谨慎,以一种近乎冥想的平静、平和的方式表现自己。他不会那么容易兴奋。”

在数学方面,这位菲尔茨奖得主也照样表现得很慢。

初见Huh时,王博潼大吃一惊:“我对数学竞赛很熟悉,所以知道作为一名数学家,你必须聪明,必须够快,但Huh正好相反。”

“如果你和他谈微积分,不到5分钟便会得出结论:这个人连资格考试都通不过。他(的思考)实在是太慢了。”

起初,王博潼认为他们在某些基础问题上浪费了很多时间。但后来随着对Huh的了解加深,终于明白他“是以一种更深入的方式,学习看似简单的概念——后来证明,这种方式很有用。

Huh的另一位同事Denham则说:“Huh喜欢以(他认为的)正确的方式处理问题。”

Denham回忆起某次合作,他与Huh、Ardila几位同事完成了某个猜想的证明,足足花费了50页纸。但Huh却说,最好不要急于求成,“我们应该花更多时间,来寻找一种更清晰、更有吸引力的方法。”

这个“不要急”,让他们又继续花费了2年时间,才形成更好的论证。不过Denham与Ardila一致认同,额外的工作是值得的——在Huh的徐徐推进下,最终的结果“完全不同,更加深刻且触及核心。”

Huh的“慢”,几乎是他的一种独特思考方式,在各方面皆是如此。2013年,他决定学习烹饪。作为一个完全的初学者,他花了6个月每天制作同一道菜(某种意大利面),直到将它做到至臻至美——迄今为止,他也只会做这一道菜。

这种“慢”还体现在,Huh很喜欢在大段时间中进行完全式的沉浸——具体来说,是3~4个小时。每一天,他都会花费3~4个小时慢慢“浸入”某件事情。或是一道数学题,或是给学生备课。

这种在慢生活中培养出的惊人专注力,强大到“连自己都没法自主地抽离”,一扎进去,便像陷入到深睡眠般的思考状态中。在某个问题上逗留时,Huh喜欢“没有指导原则……没有明确定义的目标,”对他来说,“数学好像是自己发生的。”

如此的专注,大概就是心理学家常说的“心流”吧。

Huh的笔记

我们常以为理科天才都是颅中风驰电掣的人物,但这或许是一种很深的误解。纵观世上伟大深刻的思想与创见,往往都来自深度的思考与专注。这种思考与专注,通常都需要冥想式的沉浸,需要在大的时间尺度中沉淀打磨。

心理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在他极具开创意义的著作《思考,快与慢》中便讲到:人脑中往往拥有两套思考系统,即“快思考”与“慢思考”。

在快思考时,我们会将注意力局限在眼前的信息上,不会去想方设法寻找那些能帮我们更好地掌握情况的信息——卡尼曼将这种倾向称为“眼前即世界” (What You See Is All There Is) 。尽管快思考的速度更快,但认知成本也更低。

在碎片化、社会大加速化的时代,人们似乎越来越依赖于快思考——或者毋宁说,正丧失着慢思考的能力。

与快思考相反,慢思考是主动的、自发的,因为慢思考需要努力集中注意力,并进行有意识的思考。

心智能力是一种稀缺的资源,我们需要将其分配到复杂问题之上。这种努力要付出认知上的高昂成本,因此就有了“集中注意力”这个说法。

刷抖音能刷出快感,但刷不出一个思想家。刷题能刷出奥数高分,但刷不出一个数学家。越是攀登高峰,或许越是需要放慢脚步。

当被问及年轻的数学家需要什么才能取得成功时,许埈珥强调了“拥有支持性环境”的重要性:

“我希望(年轻的数学家)能够有一个良好的研究氛围,让他们可以放松并稳定地从事长期项目,并有一些喘息的空间。

“我希望(年轻的数学家)能够有一个良好的研究氛围,让他们可以放松并稳定地从事长期项目,并有一些喘息的空间。

慢一点,有必要。

03

文科理科,不能分家

之前我们提到Huh从小就不喜欢课堂,那么他在上课的时候是无所事事么?并没有,他把大量的时间用于主动阅读上。

在小学的时候,Huh便读完了一整套(10册)的生物百科全书。读完之后,不知道是不是想亲自寻找观后感,还顺带探索了家旁边的一座山,并很快熟悉了那里的每一个角落(尽管最后迷路了)。

初中的时候,Huh尝试写一些小说跟诗——因为母亲在大学教俄语,是这方面的专家,他会和母亲一起阅读、批判和补充。

在Huh惯常的3~4个小时的沉浸时间里,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投注在阅读上。某一年的整个春天,他都在重读古罗马“哲学家皇帝”奥勒留的《沉思录》,及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的作品。这些作家似乎也正契合Huh身上,那股冥想式的、在理性与感性中不断游走的气质。

Huh在普利斯顿Lewis科学图书馆

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Huh虽然一直在成长道路上徘徊,但从未荒废过学业。至少,他在深度阅读与思考方面,夯实地打牢了基础。毕竟很难想象一个不爱读书的孩子会迷上诗歌,并一度想以此为志业。

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是,尽管最终没有成为一个诗人,但事实证明Huh“在诗意上的迂回”,对他数学发现上的突破至关重要。根据他的同事的说法,Huh在数学领域的艺术性,体现在他恰到好处地直指问题的核心,及他在所做的每件事中寻求更深层次的意义。

旧金山州立大学的数学家、Huh 的合作者之一Federico便说:“Huh正体现了数学家作为艺术家的那一面,在他身上这点真的很明显。我很喜欢他的品味,他创造了美。”

Huh自己也觉得,艺术家与数学家有着很大的共通性:“两者都好像是你在抓住已经存在的东西,而不是你在脑海中创造某些东西。”

之所以对代数几何感兴趣,据说也正是因为Huh在这个领域看到了一种介于于理性与感性之间的美——数学让他看到了在自我之外寻找美的能力,“你不会考虑你渺小的自我,而是试图抓住外部客观和真实的东西。”

事实上,Huh在很多数学问题上的想法,都是“下意识的”,自己也不知从何处而来,像是跟脑海里住着的一位艺术家做私密的对话。

父亲许明浩提出的第三点倡议,便是“不要将文科和自然科学分开,因为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许埈珥身上,正好充分地印证了这一点。他是个数学家,同时也是一个广泛阅读的艺术家,这两重身份对他而言无法分割。

对于Huh这个层级的数学家来说,文学、艺术方面的思维,时常对数学思维有启发效果。正如浙江大学数学学院教授蔡天新说过:

“数学与诗歌之间,向来有着千丝万缕的隐秘关联。历史上很多杰出的人物,都是横跨人文和科学两大领域的巨人。像笛卡尔、帕斯卡尔、莱布尼茨等人,不仅是伟大的哲学家,也是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

“数学与诗歌之间,向来有着千丝万缕的隐秘关联。历史上很多杰出的人物,都是横跨人文和科学两大领域的巨人。像笛卡尔、帕斯卡尔、莱布尼茨等人,不仅是伟大的哲学家,也是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

天才不可复制,但许明浩对教育问题的3点反思,恳切且具有现实意义。过度功利的教育看似给孩子提供了明确的目标,但未曾迷路过的孩子,往往才会深深地迷失在奔向“赢家”的道路上……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家园 / 望子成龙 / 想了想还是和大家分享一下这篇文章,关于补习和数学竞赛的事情,以供大家参考 +10

    高中想辍学的儿子斩获菲尔茨大奖,大学教授父亲的3点教育反思


    2022-07-11 07:02

       

    博雅小学堂

    给孩子受益终生的人文底色

    文丨柯察金 编丨Lulu

    很多人认为成为数学家需要极强的天赋,很早投入学习研究,但是获得今年数学界“诺贝尔奖”菲尔茨奖的韩裔数学家June Huh(许埈珥),直到24岁才对数学产生兴趣,还一度想当诗人。作为韩国大学教授的父亲 反省了自己的教育模式,把自主权还给孩子,允许深度阅读与思考的“慢”,以及文理互补,对孩子成长帮助也许更大。

    前几天,2022年数学界“诺贝尔奖”菲尔茨奖隆重揭晓,一位名叫June Huh(许埈珥)的亚裔得奖者:

    和年少成名的数学家不同,Huh直到24岁才对数学产生兴趣。在此之前,他一直是个东游西荡、不知道未来要干嘛的小子,甚至一度对数学非常排斥;

    虽然双亲都是大学教授,但在这样一个妥妥的高知家庭里,Huh并非“别人家的孩子”。高一时幻想着辍学去做诗人(最后也没做成)。本科则因经常逃课,足足花了6年才读完……

    Huh在菲尔茨颁奖典礼上

    许埈珥的同事们评价:“Huh是大器晚成型的人物”。

    作为韩国高丽大学统计学教授的父亲许明浩,直言自己曾对这样的儿子感到很失望,觉得他没有达到家里的期望。

    Huh与父亲许明浩(右)

    可没想到,就是这么一个对“按部就班”熟视无睹的儿子,一站便是来到世界最高的领奖台,成为韩裔有史以来第一个拿下菲尔茨奖的数学家。

    儿子取得的成就当然令人欣喜和骄傲,但许明浩却感到歉疚地陷入了沉思:

    这种成就并非来自家庭的“教导有方”——儿子从小到大,家里的态度和方法始终没脱离韩国(或者说亚洲)的传统教育体系。Huh后来的成功,反倒是挣脱了这些束缚的结果。

    “这几天读我儿子的文章,他似乎一直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来取悦父母,”在接受《东亚日报》采访时,许明浩坦言,“回想起来,他年轻的时候挺郁闷的。”

    正因如此,许明浩对自己,也对传统的家庭教育做了深刻的反思,并提出了3点振聋发聩的倡议。而结合Huh的亲身成长经历来看,这几点反思显得十分生动并具有说服力;同时从中我们也能看到,一位“非标准”学霸,到底是如何“逆袭”成数学家的。

    01

    有自主性的孩子,

    不会真正地迷路

    1983 年,Huh出生在加利福尼亚——双亲均在此完成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不到两年后,一家人搬到首尔,Huh直到大学本科的大部分时光,都待在这座亚洲城市。

    沉甸甸的菲尔茨奖章已证明Huh的IQ绝对没问题,但反观他的年少时期,却又不是典型意义上的学霸——要怎么形容他24岁前的状态呢?大概就是:一个一直不停地在岔路口徘徊的人。

    我们常说这个赛道、那个赛道,Huh完全没这种概念。如果找不到自己觉得有意思,或者往大了讲“有意义”的道路,他宁愿在路口徘徊——换句话说,只走自己的路。

    许明浩介绍了儿子上初中时的一段插曲。那时候,许明浩雄心勃勃,试图用奥林匹克数学的标准来推动儿子,心想统计学教授亲自上阵一定没问题,不料Huh表现得非常抗拒。

    甚至,他会尽可能地避免接触数学。父亲给他一本练习册,Huh却对解题毫无兴趣,直接把后面的答案抄上去了事。父亲发现后立马撕掉答案,但也无济于事——Huh跑到当地一家书店,找到那本练习册后接着抄,“那时候老爸差不多就放弃了。”

    学校对Huh来说,是个痛苦之地。他并不讨厌学习,但在课堂环境中,就是无法吸收任何东西。

    Huh是个内心柔软浪漫的人,他说自己听到一首好听的歌,都会忍不住哭泣。他开始尝试写一些东西,并对诗歌产生了兴趣。

    16岁上高一时,他曾一度决定要辍学写诗,并计划在上大学前的两年内,“完成他的杰作”。

    不少中文报道望文生义,称Huh真的高中辍学去做诗人了,但此事其实并未发生——还是那句话,Huh是一个“徘徊着的人”,他对诗歌的兴趣,并没到果断踏上诗人之路的程度。

    事实上,Huh发现诗歌创作过分关注自我,而这种探索让他“感到痛苦和沮丧”。他用王尔德式的一句话总结道:“我想成为一个‘能写出伟大诗歌的人’,但是我不想写出伟大的诗歌。”

    这位徘徊着的迷路者,进了大学同样飘忽不定。他短暂地想成为一名科普作家,并因此主修了天文学和物理学。然而,既然是“短暂”,他在这条路上也没有过多地逗留。

    在大学期间,Huh经常逃课,后面又不得不重修,如此折腾,4年本科一直念到第6年。“我只是迷路了,”他说。“我不知道我想做什么。我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

    本科的第6年,出于采访日本客座数学家广中平祐的目的,Huh选了他的某门课,也就在这个时候,偶然间撞见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小时候,Huh的数学考试成绩糟糕,因此坚信自己不擅长这门科目,并视之为 “把一个逻辑上必要的陈述叠加在另一个陈述上” 的无趣追求。可广中在课堂上施展的魔力,深深吸引了Huh。

    在这么一个人生的交叉路口上,Huh以行动证明他并非百无聊赖。找到了方向的Huh,比任何人都显得主动。

    广中的那门课难度很高,100来名学生的班级最后只剩下5个,退课的人极多。可一直处于摇摆状态的Huh反倒坚持了下来。虽然是半路进来,一开始几乎听不懂,但他已经能感受到其中的魅力。

    不仅如此,Huh下课后还会特意找广中聊天,乃至共进午餐。后来也正是在恩师的指导下,系统地学习了数学。

    研究生深造时,因为6年才读完本科的“光辉经历”,Huh被很多高校拒了,但好在天无绝人之路。2009 年,他在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开始学习,两年后又转到密歇根大学完成博士学位。

    值得一提的是,Huh后来的不少师友对他的评价都是“很成熟”,“脚踏实地”,“他几乎不需要任何监督或指导,与大多数研究生不同,他已经有了一个计划和如何实现它的想法。

    对Huh来说,这个理由其实很简单:父亲push着他去学数学的时候,他没感觉到其中的乐趣;而现在,是他自己发自内心地认可这门学科——虽然同样是学数学,前后却是霄壤之别。

    许明浩后来解释,虽然曾经他对儿子没有按部就班达到父母的期望感到失望,但“或许正是Huh的这种自主性,成了他的一大优势所在。”

    他还反思道:“提前学习是不对的。必须为孩子们创造环境,以确保他们的自主性。

    如果孩子对所有事情都是发自真心对待,即便一时找不到方向,也不会真正地迷路。

    02

    越是攀登高峰,

    越是需要放慢脚步

    如今登上数学高峰的许埈珥,真的是一个很“慢”的人。

    仅仅是爱上数学,就花掉了39岁人生中的前24年。

    他说,有时也会后悔没有早点专注于数学,“但在其他时候,似乎我走过的那条非常弯曲的道路实际上是最佳路径,至少对我个人而言。”

    父亲许明浩对“慢悠悠”的儿子一定大为不理解——在这样一个高度竞争性的社会,每个孩子一出生便被铺设好了赛道,你怎么就不知道跑起来呢?

    但现在许明浩反思,我们习惯性地提倡“赢家主导”的教育范式,教导孩子拼命地瞄准No.1,强调“赶超”、“奔跑”、“冲刺”……“这种方式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必须尊重孩子的意愿,给他们以灵活的发展空间。

    许埈珥确实是不管做什么都很“慢”。不过,慢点真的不好么?

    在散步的时候,Huh经常是缓缓地漫游。普林斯顿大学附近有一片树林,他总爱安安静静地观察,寻觅着青蛙、红冠鸟、乌龟和狐狸的身影,不吝啬在每一只动物身上长久地驻足视线。

    “我非常擅长寻找东西,”他说,“这是我的特殊能力之一。”

    华裔数学家王博潼对Huh这位同事的评价很有意思:“Huh说话很慢,经常停顿,用词谨慎,以一种近乎冥想的平静、平和的方式表现自己。他不会那么容易兴奋。”

    在数学方面,这位菲尔茨奖得主也照样表现得很慢。

    初见Huh时,王博潼大吃一惊:“我对数学竞赛很熟悉,所以知道作为一名数学家,你必须聪明,必须够快,但Huh正好相反。”

    “如果你和他谈微积分,不到5分钟便会得出结论:这个人连资格考试都通不过。他(的思考)实在是太慢了。”

    起初,王博潼认为他们在某些基础问题上浪费了很多时间。但后来随着对Huh的了解加深,终于明白他“是以一种更深入的方式,学习看似简单的概念——后来证明,这种方式很有用。

    Huh的另一位同事Denham则说:“Huh喜欢以(他认为的)正确的方式处理问题。”

    Denham回忆起某次合作,他与Huh、Ardila几位同事完成了某个猜想的证明,足足花费了50页纸。但Huh却说,最好不要急于求成,“我们应该花更多时间,来寻找一种更清晰、更有吸引力的方法。”

    这个“不要急”,让他们又继续花费了2年时间,才形成更好的论证。不过Denham与Ardila一致认同,额外的工作是值得的——在Huh的徐徐推进下,最终的结果“完全不同,更加深刻且触及核心。”

    Huh的“慢”,几乎是他的一种独特思考方式,在各方面皆是如此。2013年,他决定学习烹饪。作为一个完全的初学者,他花了6个月每天制作同一道菜(某种意大利面),直到将它做到至臻至美——迄今为止,他也只会做这一道菜。

    这种“慢”还体现在,Huh很喜欢在大段时间中进行完全式的沉浸——具体来说,是3~4个小时。每一天,他都会花费3~4个小时慢慢“浸入”某件事情。或是一道数学题,或是给学生备课。

    这种在慢生活中培养出的惊人专注力,强大到“连自己都没法自主地抽离”,一扎进去,便像陷入到深睡眠般的思考状态中。在某个问题上逗留时,Huh喜欢“没有指导原则……没有明确定义的目标,”对他来说,“数学好像是自己发生的。”

    如此的专注,大概就是心理学家常说的“心流”吧。

    Huh的笔记

    我们常以为理科天才都是颅中风驰电掣的人物,但这或许是一种很深的误解。纵观世上伟大深刻的思想与创见,往往都来自深度的思考与专注。这种思考与专注,通常都需要冥想式的沉浸,需要在大的时间尺度中沉淀打磨。

    心理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在他极具开创意义的著作《思考,快与慢》中便讲到:人脑中往往拥有两套思考系统,即“快思考”与“慢思考”。

    在快思考时,我们会将注意力局限在眼前的信息上,不会去想方设法寻找那些能帮我们更好地掌握情况的信息——卡尼曼将这种倾向称为“眼前即世界” (What You See Is All There Is) 。尽管快思考的速度更快,但认知成本也更低。

    在碎片化、社会大加速化的时代,人们似乎越来越依赖于快思考——或者毋宁说,正丧失着慢思考的能力。

    与快思考相反,慢思考是主动的、自发的,因为慢思考需要努力集中注意力,并进行有意识的思考。

    心智能力是一种稀缺的资源,我们需要将其分配到复杂问题之上。这种努力要付出认知上的高昂成本,因此就有了“集中注意力”这个说法。

    刷抖音能刷出快感,但刷不出一个思想家。刷题能刷出奥数高分,但刷不出一个数学家。越是攀登高峰,或许越是需要放慢脚步。

    当被问及年轻的数学家需要什么才能取得成功时,许埈珥强调了“拥有支持性环境”的重要性:

    “我希望(年轻的数学家)能够有一个良好的研究氛围,让他们可以放松并稳定地从事长期项目,并有一些喘息的空间。

    “我希望(年轻的数学家)能够有一个良好的研究氛围,让他们可以放松并稳定地从事长期项目,并有一些喘息的空间。

    慢一点,有必要。

    03

    文科理科,不能分家

    之前我们提到Huh从小就不喜欢课堂,那么他在上课的时候是无所事事么?并没有,他把大量的时间用于主动阅读上。

    在小学的时候,Huh便读完了一整套(10册)的生物百科全书。读完之后,不知道是不是想亲自寻找观后感,还顺带探索了家旁边的一座山,并很快熟悉了那里的每一个角落(尽管最后迷路了)。

    初中的时候,Huh尝试写一些小说跟诗——因为母亲在大学教俄语,是这方面的专家,他会和母亲一起阅读、批判和补充。

    在Huh惯常的3~4个小时的沉浸时间里,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投注在阅读上。某一年的整个春天,他都在重读古罗马“哲学家皇帝”奥勒留的《沉思录》,及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的作品。这些作家似乎也正契合Huh身上,那股冥想式的、在理性与感性中不断游走的气质。

    Huh在普利斯顿Lewis科学图书馆

    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Huh虽然一直在成长道路上徘徊,但从未荒废过学业。至少,他在深度阅读与思考方面,夯实地打牢了基础。毕竟很难想象一个不爱读书的孩子会迷上诗歌,并一度想以此为志业。

    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是,尽管最终没有成为一个诗人,但事实证明Huh“在诗意上的迂回”,对他数学发现上的突破至关重要。根据他的同事的说法,Huh在数学领域的艺术性,体现在他恰到好处地直指问题的核心,及他在所做的每件事中寻求更深层次的意义。

    旧金山州立大学的数学家、Huh 的合作者之一Federico便说:“Huh正体现了数学家作为艺术家的那一面,在他身上这点真的很明显。我很喜欢他的品味,他创造了美。”

    Huh自己也觉得,艺术家与数学家有着很大的共通性:“两者都好像是你在抓住已经存在的东西,而不是你在脑海中创造某些东西。”

    之所以对代数几何感兴趣,据说也正是因为Huh在这个领域看到了一种介于于理性与感性之间的美——数学让他看到了在自我之外寻找美的能力,“你不会考虑你渺小的自我,而是试图抓住外部客观和真实的东西。”

    事实上,Huh在很多数学问题上的想法,都是“下意识的”,自己也不知从何处而来,像是跟脑海里住着的一位艺术家做私密的对话。

    父亲许明浩提出的第三点倡议,便是“不要将文科和自然科学分开,因为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许埈珥身上,正好充分地印证了这一点。他是个数学家,同时也是一个广泛阅读的艺术家,这两重身份对他而言无法分割。

    对于Huh这个层级的数学家来说,文学、艺术方面的思维,时常对数学思维有启发效果。正如浙江大学数学学院教授蔡天新说过:

    “数学与诗歌之间,向来有着千丝万缕的隐秘关联。历史上很多杰出的人物,都是横跨人文和科学两大领域的巨人。像笛卡尔、帕斯卡尔、莱布尼茨等人,不仅是伟大的哲学家,也是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

    “数学与诗歌之间,向来有着千丝万缕的隐秘关联。历史上很多杰出的人物,都是横跨人文和科学两大领域的巨人。像笛卡尔、帕斯卡尔、莱布尼茨等人,不仅是伟大的哲学家,也是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

    天才不可复制,但许明浩对教育问题的3点反思,恳切且具有现实意义。过度功利的教育看似给孩子提供了明确的目标,但未曾迷路过的孩子,往往才会深深地迷失在奔向“赢家”的道路上……

    • 好文。不过他要是搞CS,估计没几天就被炒鱿鱼了 +6
      • 他搞ccc或者数学竞赛也不会进honor roll ,解题太慢 +3
        • 记得多大有个专给慢性子娃们自由参加的数学竞赛,不太限定时间,及人一组,解决难题,不知现在还有没有举办了。
    • 几个小时的那种数学竞赛基本就是考熟练度,即使是大数学家如果不事先刷点题恐怕也难上榜。 +14
      • 数学及科学方面的智商是天生的,是补不出来的,我们也没必要太纠结竞赛的结果和名次。许埈珥父亲的如下反思我认为很有意义,我也一向不赞成去补习和参赛,因为这改变不了什么。 +10

        对Huh来说,这个理由其实很简单:父亲push着他去学数学的时候,他没感觉到其中的乐趣;而现在,是他自己发自内心地认可这门学科——虽然同样是学数学,前后却是霄壤之别。

        许明浩后来解释,虽然曾经他对儿子没有按部就班达到父母的期望感到失望,但“或许正是Huh的这种自主性,成了他的一大优势所在。”

        他还反思道:“提前学习是不对的。必须为孩子们创造环境,以确保他们的自主性。

        如果孩子对所有事情都是发自真心对待,即便一时找不到方向,也不会真正地迷路。

        • 真的有天赋的人不会任父母摆布的。 +4
      • 数学竞赛考出来的是做题家 +7
    • 这是个个例。并不普适。 +11
      • 俺不认为是个例,而是太多原本有天份的孩子都被过于功利化的考试求学、竞赛、补习等扼杀掉了,个别如Huh成为幸运的漏网者,才显得是个例而已....... +14
        • 真正有成就的人都是少数,不可能像推竞赛一样推出成就。必须是发至内心的驱动力去探索。 +3
        • 非也,功利化考试求学一点错都没有,这个世界就是由各种功利推动前进的。人是多样化的,也有人不功利化,但这和将来成功与否也没什么关系。 +2
      • 搞数学可能的确需要慢性子,张亦唐也是一个例子,默默无闻自己专心研究,五十多了才出成果 +5
    • 数学家基本上都是天生的,和普通人学数学没什么共同点。 +10
      • 德国和法国数学家最多,也是哲学家最多的。据说法国孩子学校里哲学和数学是一起系统学习的,这对构建严谨的逻辑思维非常重要。 +10
        • 哲学和数学都是对世界的一种极端抽象,追求的都是绝对真理,有共通之处,一起学可能有相互助力效果。 +3
          • 在Huh惯常的3~4个小时的沉浸时间里, +7
            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投注在阅读上。某一年的整个春天,他都在重读古罗马“哲学家皇帝”奥勒留的《沉思录》,及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的作品。这些作家似乎也正契合Huh身上,那股冥想式的、在理性与感性中不断游走的气质......学习哲学也帮助建立起专注,深沉的思维模式。
            • 这还是天生的性子,他的父亲就是统计学教授,和他完全不一样。如果研究理论数学,这样长时间的思索是合适的。但数学主要还是个工具,绝大多数人还是用数学去解决别的领域的实际问题,需要迅速的找到解决方案,这么干显然不行。 +2
              • 我昨天看了看<沉思录》, +1
                发现真是好书,teen的孩子能反复的看,是被触及内心了,在这样的年纪,有很大机会后天再塑性格。历史上有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的都不少见,那个时期是科学最有创造力的时代。现今,科学的发展主要在应用领域,都是拿着前人的工具享受高效的成果。没有沉心静气,不问结果搞研究的环境了。
            • 普通孩子惯常的3到4小时沉浸在游戏里。 +4
    • 相当精彩的一个例子,人类进展到这一步,多元化的教育成为主流,挤独木桥严重限制了思维,把教育死死限制在选拔之中不能自拔,东亚国家在文明创造中迅速落后值得深思。 +4
    • 油管上June Huh的视频,很佛系沉静的一个人,自白的语速慢条斯理,但言之有物,字字珠玑,确实很有大家风范.... +4
      Fields Medals 2022 June Huh
      June Huh is awarded the Fields Medal 2022 for bringing the ideas of Hodge theory to combinatorics, the proof of the Dowling–Wilson conjecture for geometric l...
      • 天下父母何其相似,June Huh自己孩子那么小就开始做数学题了。 +3
        • 对家长是个乐趣。 +2
          • 对。和孩子像做游戏一样玩儿。
        • 有这个基因,奏不要浪费。但Huh寄几应该是晚熟型,后胖压到炕那款,天生甘于平淡,善于思想的个性成就了他。呵呵 +2
          • 他肯定是不愿盲目从众的人,估计一直在寻找一种状态,有了一定阅历和成熟度,加上贵人的引导,整个思想上升了一个高度。 +4
        • 他爸是数学教授,估计自己小时候就喜欢做题。我怀疑是婚姻改变了下一代的性子
          • 也许June Huh的“学渣”经历其实是他在寻求内心平静的过程,在成熟的年龄、合适的时间点遇到了有能力培养他的贵人。太早太晚他都不会对数学那么感兴趣。 +3
            • 所谓“生命自有其法”,推娃方式无所谓对错,关键是要推。 +3
              • 同意,用娃能接受的方式推。这个June Huh成绩差但一直还是在大学里游荡,这样才能遇到那位日本教授。
                • 我觉得你的方式很好,带娃见识一些牛人,说不定娃就会被某一位激励出无比的热情 +2
                  • 多谢。他正是思想狭隘、看法偏激的年龄,加上学校教育得很左,做什么事情都是拧巴着来。开阔一下眼界,看看不一样的世界,或许他内心会得到一丝平静。
              • 不是太赞成,这样会把真正的天才的棱角磨没了。被推着拿了奥赛金牌,之后很可能会对科学或数学不再有激情和兴趣,所以大陆移民二代至今没一个得科学类诺贝尔奖或菲尔茨奖的。 +2
                • Huh的父亲那么逼他搞奥数,最后也没有把他耽误,可见真正的数学奇才是毁不掉的。数学研究是一个职业,和中学阶段的竞赛关系不太大。 +1
                  华移二代奥数获奖的,除了个别人选择数学研究为将来的职业外,其余基本上是以计算机或金融业为职业,与数学也是紧密相关的,这是市场决定的。 将来这些奥数优胜者,取得计算机或金融方面的大成就的机会应该远比数学类的高。这种选择不应该算是个损失。
                  • 也许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因人而异吧。但我这里更多的是指科学上的成功而不是经济上的成功。 +1
                    • 你楼上骨子里的“成功”是以挣钱多少为核心标准的,其它的都是工具、手段、桥梁而已,所言万变不离其宗,就是一个字:钱!否则就是loser +1
                    • 我说的也是科技上的成果。没有什么规定说数学好就一定要从事数学研究才是正道吧,干别的用数学很多的行业,也是很值得的
    • 对于rolia主流来说,任何人发表任何关于不练奥数的消息都是为了让别人的孩子不要补习,这样自己的孩子就能从小学开始苦练奥数,拿奥数金牌。 +8
      • rolia的主流就是自己刷题竞赛的同时发布各种消息希望别人走其他的路,越鼓励大家别学习的自己学的越拼。就不能真诚点吗,在家教育孩子努力,却在网上假装不努力,酸别人家孩子的努力,何苦呢,丑态百出折腾半天能忽悠到谁呢。 +4
        • lol,大部分孩子根本不是这些娃的竞争对手了。 +4
          • 我们自己也不是马云刘强东的竞争对手,不也努力活着呢吗,努力学习有啥问题吗。
            • 没问题啊。。。要是你说马云在乎我们的话,那就有问题了
        • 人的智商是天生的,竞赛与否不会改变这一点。也不必臆测别人的目的,这么想那真是想多了。 +4
          • 虽然智商是天生的,怎见得别人孩子智商就不行,不值得努力呢。我主要是看不惯rolia的主流鄙视努力,以努力学习为耻,整个论坛口是心非不能正面谈学习。
            • 不是鄙视academic,而是要做到一个大致的平衡:孩子独立探索,体育,读书,社交。家长思想要开放,多观察这里的教育。知道几个中国孩子考医学院在面试关节被cut。 +1
            • 没有啊,如果有人出来问一下怎么准备数学竞赛,怎么提高阅读,就会有很多热心家长提供很多很有价值的建议,没有谁鄙视学习。
            • 没有人反对努力学习,反对的是家长的过度push。例如很多智商高的孩子没有学习困难,也被家长推去上补习班,这是对孩子创造力的摧残。产生依赖后,进了大学后还要继续上补习班,学生成了补习班的产品,而不是大学教育的产品,这就完全不正常了。 +4
            • 哎... 这不都是给自己留后路的言论嘛!1. 如果孩子不行的话,那么反正对外宣扬,孩子不努力,不行是应该的。 2. 如果孩子牛的话, 那么孩子不努力, 就可以辣么牛,不是显的更牛嘛!😄 都是满满的套路的话术,谁信谁才傻呢! 谁都不是随随便便的成功的 ... +1
      • 主流应该是不刷题吧?毕竟刷题参加奥数的还是极少数。 +5
        • 有少数刷题的人, 希望刷题能达到功成名就的效果,一看到别人不刷题就特别痛苦. +3
          • 不会吧?哪有喜欢刷题的看见别人不刷题就痛苦? 当然,我家从来没有任何人刷过一分题,确实没有经验。数学在我家只是一个隐形存在,似乎只存在学校课堂里,回到家从没看见小孩做过数学题。
          • 只有开补习班的会这样吧
      • 这个过于武断了,补习竞赛的孩子是少数。 +2
    • 谢谢分享 +3
    •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不会看了一篇文章就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该刷题的还是会继续刷,不刷题的看了这篇文章可能就更加坚定不移地不刷题,大家不焦虑是最重要的。谢谢楼主分享👍 +6
      • 👍 +1
      • 是的,而且人家说不刷就不刷了?你看小人书的时候,人家没准抱着本习题集看呢,只不过这个是兴趣,就跟你看小人书没啥区别,不叫刷题。 +1
    • 许在24岁前一直在遵从自己的内心,在寻找自己。他曾经真的喜欢这、喜欢那,有热情,尽管和传统的学校教育要求不一样,但正好说明他有天赋,享受深入思考,这已经是top 1%了。 +1
      他的家庭条件允许他“折腾”,这得归功于他父母。普通家庭,如果18岁了还“闲着”,那父母肯定得说“你成年了,总得养活自己吧。”其实,在许真正走上数学之前,他父亲倒是应该完全支持他的那些不一样的爱好和兴趣,但要约法三章一前提:你学校学习一定要正常合格。其实,许的经历对龙潭家长最大的参考意义是:自家的孩子跟当年的许一样吗?
      • 说得有道理!其成功条件并非谁都能具备的:1.娃有天赋;2.家长宽容;3.家庭环境条件容许;4.娃在对的时间遇到了激发其天赋的启蒙老师,也没受各种内外卷的影响而改变了内心的自由追求...于是成功便成一个自然的结果!
      • 相信介里大部分的家长奏是围观吃个瓜而己,谁会真把天才的经历/经验往自己娃身上套?不管天才与否,每个娃都是独特的个体,看碟下菜最要紧。